(宋)李清照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dú)w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名世的李清照,也曾有天真活潑、不識愁滋味的青年時(shí)代。這首煥發(fā)著青春魅力的小詞就是她那個(gè)時(shí)期的真實(shí)寫照。
詞人大概從青年時(shí)代起就喜歡飲酒(在另一首《如夢令》中她甚至“濃睡不消殘酒”)。這一回,她與朋友們在溪亭喝到日暮時(shí)分,個(gè)個(gè)都“沉醉”了,看來酒喝得很不少。一般說來,酒的魅力在于醉后。請看,“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李白),“飲酣視八板,俗物都茫茫”(杜甫),“我欲醉眠芳草”(蘇軾),……這些大名典典的“酒仙”哪一位不是在醉后進(jìn)入了意蕩神馳的佳境?本詞寫“醉歸”,而且是乘船醉歸,這就有點(diǎn)兒懸乎了。因?yàn)榫坪蟪舜侨菀壮霾碜拥模灰?ldquo;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飲中八仙歌》)?不過,對于年輕人來說,趁醉駕舟,到荷花深處做一番心意怦怦的夜游,倒也是不可多得的審美享受。想想吧:那連成一片的碧綠的荷葉,那飄散著幽香的粉紅的荷花,那輕紗般縹緲的水氣,那躲在水底捉迷藏的星光月影,夢也似地?fù)碇砹说臍w舟和醉了的笑聲,該是何等的令人心馳神往!更妙的是,所有這一切又不是事先的安排,而是在“不知?dú)w路”的隨意中“誤入”此境的。這就使天然圖畫顯得越發(fā)天然,同時(shí),也使天真的醉客們顯得越發(fā)天真。你瞧,他們竟“爭渡,爭渡”,在夜色迷濛的藕花深處鬧騰起來了。
是啊,只有“天然”才能激發(fā)“天真”,只有“天真”才能擁抱“天然”。這情景,恐怕連驚起的一灘鷗鷺,也覺得頗有興味吧?
本詞以“常記”總領(lǐng),說明是日后的追懷。作者用不加修飾的筆墨描述了這一段往事,一切都帶著原本的色彩和韻味。凡是美好的東西是用不著費(fèi)神雕琢的。這一顆記憶的珍珠在詞人的感情世界里必定是“常記”常新、永放光芒。李清照后來經(jīng)受了種種人生的凄風(fēng)苦雨,但以上一幕無疑會(huì)給她帶來某種溫馨、某種慰藉、某種生命的亮色。
上一篇:(宋)萬俟詠《長相思·雨》原文賞析
下一篇:(金)景覃《鳳棲梧·倦客情悰紛似縷》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