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劍釗
你呀,我光禿的楓樹,結了冰的楓樹,
為什么彎著腰站在白茫茫的風雪中?
你見到了什么?還是聽到了什么?
仿佛你是出門到村外去漫步。
你上了路,象個醉醺醺的更夫,
陷進了雪堆,凍壞了腿。
唉,我自己現在也有些支不住了,
怕走不到家去參加朋友的酒筵。
那兒我碰見過柳樹,也和松樹打過招呼,
在暴風雪里我給他們唱過夏天的歌。
我覺得自己也變做了這樣的楓樹,
不是光禿禿,而是綠葉滿枝。
啊,我喪失了純樸,呆如一段木頭,
象摟著別人的妻子,我緊緊擁抱著白樺。
(劉湛秋譯)
(蘇聯)葉賽寧
蘇聯著名文藝理論家梅特欽科認為:“葉賽寧的詩歌是一部別具特色的抒情日記。日記的主人公毫不隱諱地記下了自己的每一個內心活動和每一個想法。”《你呀,我光禿的楓樹……》正是從這部優美的抒情日記中擷取出來的一個精彩的片斷。這首詩創作于1925年11月,其時距這位天才詩人生命的終點已相去不遠了。它可以說是葉賽寧對以往的愛情經歷所作的一次坦誠的懺悔性回顧。
在葉賽寧的一生中,曾有過多次的愛情經歷。他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姬娜依達·拉伊赫,是一名具有“古典美”的窈窕淑女,婚后不到一年便離異;第二位妻子是美國著名舞蹈家鄧肯,他倆在閃電式的戀愛、結婚之后,終因年齡、性格相差甚大,加之語言的隔閡,再次宣告破裂;1925年9月,葉賽寧在熱戀著嫻雅大方、聰慧博識的加琳娜的同時,卻因貪戀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索菲亞的姿色和門第,而與后者結合,婚后感情并不融洽,雙方的志趣不投令葉賽寧對這次愛情再度失望。對自己在愛情上的這種輕率態度,葉賽寧曾多次在詩歌中表露過負疚和愧恨的情緒。
葉賽寧是一個浪漫氣質相當濃重的詩人,這種氣質幫助他成就了不少動人心弦的篇章,同時也為他的生活哲學摻進了悲劇性的因素。他似乎總是生活在幻想之中,這就使得他將愛情看得過于理想化,希望心目中的愛人是“由完美無缺的外表美和無懈可擊的內心美相結合的理想形象”(王守仁:《詩魂》。漓江出版社),這種對“美”的完滿性的追求導致了詩人愛情上的不專一。不斷地戀愛,又不斷地失戀,讓葉賽爾品嘗了一杯又一杯的苦酒。1925年12月28日,精神陷于崩潰狀態的葉賽寧自縊而死,帶走了他追求理想愛情的夢想。
以樹喻人,在葉賽寧的詩歌中是頗為常見的現象。在他看來,樹木就是人的象征,樹干是人的身軀,樹根是人的腿腳,樹枝是人的手臂,而葉片則是人的指甲。在《你呀,我光禿的楓樹……》一詩中,葉賽寧再次將熱戀過的一個個情人附麗于樹的形象之上,用暗示的語言向我們透露,他碰見過“柳樹”,擁抱過“白樺”,和“松樹”也打過招呼,而今自己卻象一株凍僵了的“楓樹”,喪失了純樸,呆如一段失去了生命的木頭,在茫茫人世間承受孤獨和寂寞。詩人不能不感嘆:“走過的道路是如此短,犯下的錯誤卻這樣多。”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尋求著美,而美卻象一個隨處可見,又無法捕捉的怪影一樣,引導著人們在迷惘中犯下了數不勝數的錯誤,葉賽寧走過的路便是其中的一個美麗的錯誤。
上一篇:楊煉·黃金樹
下一篇:徐遲·六幻想(lnritationtotheHarev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