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何小竹·鬼城三種》新詩鑒賞
菖蒲(之一)
羊在山上跑
那人看雨從羊背上走近
于是采菖蒲的孩子
說剛才還看見
有一個太陽
菖蒲掛在木門上了
女人在洗澡
忽然想到那頭牛了
兩天前就生了病
牛車從很遠的地方來
那人抱一捆菖蒲
晚上熬成湯
羊又在山上跑了
云很白很白
那人黑著臉
雞毛(之二)
你望著雪山的時候
想起雞毛
那柔軟之物
雪山便從雞毛的背上
日日消瘦
多毛的幻想
總是
從門縫
有如柔軟的手指伸向你
十三根斷指淌著雞血
那占卜的書頁
可就是這樣寫成的嗎
你想
再不能將雞毛插在領子
妻子以懷孕的神情
仰望你臉上怪異的風景
大紅袍(之三)
我穿上這件袍子
很多男人這樣穿過
很多男人也是這樣說的
大紅袍下
藏著我的魔術球
黑白兩色
一手捏一個
每天我都估算著
該伸出哪一只手
總說時間到了
可是在那間鋪子里
老裁縫還沒裁好另一件袍子
老花鏡擱在寂寞的中午
如果你
因為雪天感到冷
我把袍子借你
但要相信自己
害你的
并非什么魔鬼
相信那絕對是幻覺
相信大紅袍
只是每個男人都穿過
在詩歌中,感覺可以是有所指的隱喻,也可以就只是感覺自身。對于后者來說,詩歌是一株麻醉性的植物,是一種純粹的對語言的試驗。在寫下第一行詩之前,什么都沒有,但第一行詩突然出現了!一個場,就開始漸漸在詩人冥視中顯形。這樣,意識的死樹里開始有液汁流動,你感到奇跡出現了,一切都充滿了神秘的、咒語般的力量,這就是詩的語言改變了世界的力量。
何小竹是個純粹苗族血統的青年詩人,他的詩被稱為“巫術詩”。當然,這只說明了何小竹是以“巫術”的感覺去寫詩的,并不能說明巫術本身的性質。在何小竹的詩中,物體通過某種神秘的感應可以超越時空,作用于人的生命之中,并對你發生著永恒的影響,這可以理解為何小竹對自然泛神觀的傾心。而這一切,歸根到底還是詩人對純粹感覺的信任和珍愛。這里的三首詩就是這樣,你不必去追究《菖蒲》是什么,《大紅袍》是什么,《雞毛》又是什么。你只去循著詩人的語言進入詩歌,就會在冥冥中感到,這三種物體都是有靈性的、充滿不祥預感的東西。從純粹的物體功能的角度去理解,它們是無法得到解釋的,但拋開這些,你會發現潛藏在詩人生命深處的,乃是一種源于本能的恐懼構成的緩解的應力的模式。命運的流向是一種刻毒的固執的力量,它使人防不勝防,暗中支配著你,你將此作為圖騰,恰恰是源于對它的恐懼。詩人無意表現他的恐懼,他只是將原始的感覺寫出來,這里面自然就含有生命底層的那些潛意識在內了。詩人這樣告訴人們: “相信那絕對是幻覺/相信大紅袍/只是每個男人都穿過”,如此而已。
美國學者蘇珊·朗格在她的著作 《情感與形式》 中說: “在詩歌的描述中,不涉及意識的事實,其成分是虛幻的; 語言的印記創造了事情的全部,即創造了‘事實’。”對何小竹的 《鬼城》來說,我們只要接受其全部語言的事實就可以了,不能去探究詩人陳述的事件原來的樣子——因為它只是一種純粹的感覺、對外部事物無所依附,卻又源于生命內部。與其說這些詩是智力活動的產物,毋寧說它們是天賦的產物或是一種血緣里(苗裔?) 涌動的東西。它們毋須嘔心瀝血,而是從童年起就深深地通過其特有的地緣性和文化語境植根于詩人心中了。
上一篇:《新生代詩群·于堅·高山》新詩鑒賞
下一篇:《朦朧詩詩群·北島·黃昏·丁家灘——贈一對朋友》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