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楊黎·旅途之一》新詩鑒賞
有一個小女孩
被汽車軋死了
就那么輕輕一下
她就躺在
路的中間
有少許的血
從她身上流了出來
她的父親正從前面跑來
她的母親趴在她的身上
已經無法哭出
許多人
圍在四周
交通頓時阻塞
來往的汽車在兩邊
停了長長一串
我恰好在其中一輛車上
我得趕到那邊去
坐開往遠處的火車
但小女孩躺在路中
沒有哪一輛汽車
敢從她的身旁開過去
那是郊外
一個普通的下午
陽光明亮而又溫暖
這首詩是不動聲色的冷處理,但讀后卻使人感到格外壓抑。這其中蘊藏了詩人的智慧。一個美麗而幼小的生命頃刻間被粉碎,這件事本身已經足夠撼動我們了。詩人如果再去議論、再去渲染,決不會超出這個事件本身的性質和本身的悲劇程度,——那么,寫成詩還有什么意義可言呢?詩人清楚地悟到了這一點,他有意扮演了一個平靜的旁觀者的角色,客觀地記敘了事件的過程。它極度平靜的語勢里卻溢出了極度的悲哀,這是一種被驚呆了的悲哀,一種幾近于麻木了的悲哀。親眼目睹了兩個世界的交接點,詩人要做的是把它們原封不動地呈現出來——這比起涕淚四下的哭訴來,顯然是更為有力更為深沉的,更重要的是它更是詩的
詩人在組織詞句上是頗含匠心的。汽車猛烈的沖撞,在這里只表現為 “輕輕一下”。這輕輕的一下竟摧毀了一個生命,一個鮮花般的少女的生命。輕輕一下——生命終結,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無可挽回的事實和對比呵! “有少許的血/從她身上流了出來”,這里沒有展覽車禍的慘狀,一切都是單純的、明晰的,連血也只是 “少許的”,但一個生命流出了她最后的一滴發熱的液體; 一個事件的悲劇性質已經說盡了。小女孩的父親還不知事件的結果,他 “正從前面跑來”,小女孩的母親趴在她的身上,“已經無法哭出”。這仿佛是一個客觀的交代,但背后的悲劇意味卻因著這簡潔的勾勒無限彌散開來,無邊無涯。最后,詩人寫了來往的汽車因交通阻塞長久地停著,“沒有哪一輛汽車/敢從她的身旁開過去”,這既是實寫,同時也是這幕悲劇的 “道具”。汽車的靜默,暗示著人們濃重的心事,深深的同情,不只是不敢開過,而是不忍。結尾的三句是詩人精心構筑的,它們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時間交代,而有著深深的悲劇意味: 陽光仍然明亮而溫暖地撫摸著這個世界,但它不知道有一個生命已感受不到它的恩澤; 這個下午過得普普通通,更多的人不知道,就在這會兒有一個靈魂隨著一聲凄厲而熄滅了……讀到這里,我們欲哭無淚,欲喚無聲,在詩人的不動聲色里,體驗到了更深一重的悲哀。這悲哀由于詩人高度的藝術傳達技巧,已經超越了題材自身固有的意義,發出意味深長的淡淡的光輪。
上一篇:《西部詩詩群·子頁·旅途》新詩鑒賞
下一篇:《現代派詩群·史衛斯·無聲琴》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