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陳荒煤》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在春天,一個異常陰暗的春天,雨是好容易住了,但是看光景,也許要不了一會兒就又會滴落下來吧。
一整個春天幾乎就是這樣陰沉地過去了。
我是一整個春天連一朵花兒或是一根青草都沒有看見過的;我想我底話一些也不夸張,我記得沒錯,就是瞧見有幾顆瘦瘠的禿頂的樹,那都好像是被竹籬笆圍在人家院子里的,它們常常把那沒有幾片葉子的難看的頭搖晃著,還向我表示什么驕矜似的。
在我底狹又矮的小房里,有煤煙和濃重的潮濕彌漫著,整天使我感到重壓和窒息;夜間,有時我常冒著蒙蒙的細雨跑到街上去——與其說是想呼吸點較清新的空氣,那還不如說想較暢快地呼吸一下的好吧,可是,酒精廠里底山芋及豆類被燃燒的氣味,香煙廠里底霉煙草般的氣味和膠皮廠里底橡皮氣味,在黑暗里緊緊擾著一團,蕩漾在空間,好像大地都正在腐爛一般,我是連呼吸都感到不能耐受的悶窒了。
春天這一季候底來到和它的逝去,我在感覺方面都似乎遲鈍得不能去辨別了;但是,我不能欺騙我自己,我知道,這就是我曾經盼望過的春天,我不禁無法忍耐地激起可笑的憤恨和苦惱了。春天!這就是春天么?……
我在腐爛和窒息之中呼吸著。
是這樣,白晝和夜晚,甚至在夢中我都不能夠安寧了,我如同失去了什么。
在細雨霏霏我獨自徜徉在街頭的時候,在大雨淋瀝的深夜失去睡眠的時候,我總渴望著一個明朗的春天,但當那么一個好天氣到來了,我簡直不知我將做些什么好;想的太多了,我想到一個靜寂的地方去狂笑或是吶喊一陣,不能哭,因為眼睛只有燃燒而無淚水了,我又想去摘一朵玫瑰或是……唉!總之,我想有一個光明而美麗的日子,并且能讓我盡性地去享受它。然而,好的天,卻又是那么短促,一剎那,烏云就又疊上了。
于是,我憤恨了,苦惱了——我還能不詛咒么?……不過今天,我沒有詛咒它,雖然同樣還感到憤恨與苦惱。
我做了一個夢,今天。
我夢見一個現在不知在哪兒的友人,我和他從認識到別離不過是四五天的光景,那也正是春天里。
他不能大聲說話。第一次和我談話的時候,他并且用手勢來幫助他自己;他告訴我他進了這一間陰黯而又窄小的籠子里的第一個晚上就不能提高聲音了。
他平靜但是熱情地敘述那些故事:他鼻子里如何被灌進一些酸辣的汁液去,脊上如何被烙著,胸部如何遭受著殘酷的鞭撻……好像在說明一般人底不可違背的命運的遭遇,而不是在說他自己。
“我現在算是完了!”末了,他把頭側過去喟然嘆息一聲道;輕輕地欠一欠腰,用一只手撫著肺部,好像動彈一下就會引起劇烈的疼痛。可是他似沒有悲哀,眼睛燃燒般炯炯放起亮光來,蒼白的臉顯得異常穆靜和美麗的嚴肅。
是春天,可是我們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太陽;房里陰暗,地下潮濕;沒有樹,更不用說是花草了。惟獨在晚上,從那一扇小鐵窗吹進來的風才似乎給我們帶來了一絲絲微涼的清新的春底氣息。
也就是這陣風,常常給我們帶來一些不知在哪個角落里飄蕩的凄慘慘的呻吟和嘆息。這使我們煩惱;他常常因此皺起一雙濃黑的眉來。
離別的那天晚上,他在夢中欣慰地低喃著說道:
“……這是春天,到底來了。你嗅這氣味都知道……你看,你看!在那里,有一朵花!……多么美麗的天藍色的……像一顆星星……唉,也像那,……那眼睛……”
他繼續地有些憂郁地輕聲道:
“你……你怎么會不看見的呢?……我想,這不像春天的花……也許,……也許我記錯了,這不是春天!但是,你怎么會記錯……我清清楚楚知道這是春天……為什么不讓我出去看看?……”
我屏住氣坐在他的身旁,心陣陣緊縮著,覺得從心底涌起一陣微栗;我躊躇著,不知是叫醒他好呢,還是聽他去——不過你真有些受不了,我終于輕輕喚醒了他。
“你好像從來不做夢的,今天怎樣了?”我問他。
“不,”他好像憂郁地望我笑道,“每天晚上我都夢的!”
“那么,你剛做的夢還記得么?”
他低著頭想了一想。
“記得一些些。”他把一雙手交叉著枕在腦后,眼睛睜大向上凝視。“我看見一朵藍色的花……”
“你說它像一顆星星,又像那,那眼睛。”
“你真地這樣說過么?”他極坦白地微笑了。
我一下子不能明白他的笑,我緘默地點點頭。
“好,不要管它,”他拍拍我,坐了起來;過一會,他思索什么地沉默了一陣,又說:“也許,知道你要走了,我也想出去。”
我不知道再向他說什么好。
“我總是懷念春天,”他自語地說,“可是現在,我連春天底氣息都沒有呼吸到!”
“但是春天也并不會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好!”
“倒不如夏天底暴雨或是冬天的狂風來得夠勁吧!……春天不是我們的!”
……
“什么時候再見呢?”
我攀著鐵棚子向里面叫著他問。
他先不做聲地凝視著我,過后揮揮手苦笑道:
“還是春天吧!”
——我過了好幾個春天了。
春天還沒來,我就懷念著它,但它來了和沒來一樣;在我還沒有看見一朵花兒或是一根青草的時候它就又要去了。
而今,春天又將去了。
“讓它去吧!”
我憤恨和苦惱地想;但我并不詛咒它,我今天有些懷念那個知道春天不是我們的,卻又還是和我約著還是春天再見的朋友。
那個朋友底意思是說我們永遠不能再見么?
我卻有些不信我們永遠沒有春天!
提起春天,人們的眼前往往就會浮現出一幅幅陽光明媚的圖景:小草破土而出,花兒吞吐芳香,鳥兒在枝頭喳喳叫春……春天無疑是生機勃勃的。但是,讀陳荒煤以春天為書寫對象的《懷念》,你會發現,以往對于春天的美好印象一概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則是類似于冬天的陰郁、潮濕、寒冷以及生命受到壓抑的死氣沉沉。
《懷念》的主題就在于全力渲染這種沒有綠色的春天。作者分了幾個層次來展開這種渲染:
首先,是當前的春天的感覺。在作者的視野中,現在的春天是必須以“陰暗”或“陰沉”來命名的,從自然界的角度來說,“我是一整個春天連一朵花或是一根青草都沒有看見過”,在這種明顯的夸飾成分中,我們至少可以觸摸到作者內心無以名狀的焦灼、憤懣,一種充斥著過多黯淡以至于心無旁騖的心緒。這種心緒同樣也表現在作者對社會氛圍的感知上,“在我底狹又矮的小房里,有煤煙和濃重的潮濕彌漫著”;跑到街上,“酒精廠里底山芋及豆類被燃燒的氣味,香煙廠里底霉煙草般的氣味和膠皮廠里底橡皮氣味”,依然糾纏在一起,包圍著“我”。總之,無論是在個人狹小的空間還是在更為廣闊的街上(社會空間),作者都難以呼吸到春天特有的清新空氣。在這樣的情形下,作者自然會油然而生對真正的春天的向往,同時也會萌生出一種反抗的情緒,狂笑、吶喊、苦惱、憤恨、詛咒等一系列的內心沖動正是這種反抗情緒不同層次的表現。
那么,作者怎么會有這樣奇特的“春天”感受呢?“我做了一個夢,今天”,極其簡單的一個轉折,作者就讓我們的疑問視線投注到了過去。作者所經歷過的“過去的春天”由此作為現在的“春天”感覺的鋪墊層面出現在我們面前。在過去的春天里,我們發現了一個受難者的故事。牢房、呻吟、嘆息、烙印、鞭撻……鑄就了一種極其陰森恐怖的景象,由于這樣的景象正好發生在春天,因而在作者的主觀印象中,春天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甜美與寧靜,也不再成為生命力的代名詞;相反,它與戕害人性、鉗制生命這樣的行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成為遠離綠色的黑暗所在。應該說,作者的這種對春天的感受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對自然界的感受,而是一種對于社會氛圍的感知,是社會環境的惡劣與恐怖投影在作者主觀感受上的產物。
當然,在作者的內心深處,過去的春天與今日的春天仍然有不同存在,表現在:在過去的春天故事中,在他的身邊,有一個堅強樂觀的難友相伴,而不像現在,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在沒有綠色的春天里輾轉掙扎。這位難友的意義由此得到了強調——在作者度日如年的牢獄生活中,這位難友的存在仿佛為作者陰郁的心境揮灑上了一抹綠色。他并沒有被監獄黑暗的生活所嚇倒,即使是在最艱難的境遇中,他依然在執著地向往著春天——哪怕是在夢中。這份對春天渴望與執著對于作者來說,應該說是一個最好的安慰,甚至可以說,具有一種類似于堅守信仰的作用。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這位難友無形中也就演化成了真正的春天的化身,演化成了牢獄與黑暗無法鉗制自由意志。
基于這樣的關系,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一如往昔陰沉的今日的春天里,作者總是在尋覓什么,在懷念什么。其實這種尋覓與懷念,是已經走出牢籠的作者對現實環境依然嚴酷的一種曲折的不滿,是對曾經共患難的難友的一種關切與信仰不變的承諾,也是對未來的社會必然會走出這樣畸形的春天的一種呼喚。在這種尋覓與懷念中,盡管作者一再渲染眼前的春天如何不盡如人意,其實在他的心中,始終還存在著真正的春天的影子,這個春天不僅擁有綠草鮮花,還閃爍著那位難友的身影,更凸現著作者自由呼吸的夢想。
上一篇:《快閣的紫藤花·徐蔚南》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懷疑與信仰·張中行》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