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純全集》的主要內容,《山水純全集》導讀
《山水純全集》一卷,北宋韓拙著,論述山水畫法及品鑒的著作。有《王氏畫苑》本、詹氏畫苑補益本,《讀畫齋叢書》本、《四庫全書》本、《函海》本、《美術叢書》本。《畫論叢刊》、《歷代論畫名著匯編》亦收有此書。
作者韓拙,(生卒年不詳)字純全,號琴堂,晚年署全翁。河南南陽人。活動于北宋后期,曾為徽宗宣和畫院祗候,善畫山水窠石。《山水純全集》撰于宣和辛丑年 (1121)。
原本十篇,一論山,二論水,三論林木,四論石,五論煙霧嵐光風雪雨,六論人物橋彴關城寺觀舟車四時之景,七論用墨格法氣韻之病,八論觀畫別識,九論古今學者,第十篇佚。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推測第六篇原為兩篇,即人物橋彴關城寺觀山居舟車為一篇,四時之景另為一篇,共為十篇。《鐵琴銅劍樓藏書總目》謂明沈辨之鈔藏本為全帙,第十篇為“論三古之畫過與不及”。
前人評《山水純全集》,認為作者是徽宗畫院中人,所以注重法度格律而不談文人畫家看重的逸情遠性和超然筆墨之外的精神。近人俞劍華則認為此書“雖不無精到之論,然雜采前人成說,敷衍成文,已開后人論畫剽竊成說之惡例,非若《林泉高致集》之自出手眼,獨抒己見也。其所論多為山水人物云霧煙靄之形狀名目,對于自然科學研之頗精,也不過畫家之第一步工夫,至于論筆墨氣韻,則無甚發明。畫院畫家多注重格律而忽略氣韻,于此益信。然較后世論畫之書則猶高出萬萬也。”(《中國繪畫史》第十一章《宋朝之繪畫》),平心而論,韓拙對山水畫創作的見解,并非只注重格律而忽視氣韻。他推崇荊浩所提的“六要”,即氣、韻、思、景、筆、墨。認為具備六要,才能臻“神之又神”的境界,“凡用筆必先求氣韻,次采體要,然后精思”,“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自得于其間矣”。“畫者,筆也,斯乃心運也”,他所謂“心運”,是“默契造化,與道同機”的創造境界。由此可知,韓拙并不是一個輕視山水畫精神、情感、氣韻的人。《山水純全集》對山水林木雨雪云霧的表現方法,有相當精微具體的論述,如論 “晴云”與“陰云”四時的形態變化:“春云如白鶴,其體閑逸,和而舒暢也;夏云如奇峰,其勢陰郁,濃淡叆叇而無定也;秋云如輕浪飄零,或若兜羅之狀,廓靜而清明; 冬云澄墨慘翳,亦其玄溟之色,昏寒而深重”。這些描述仍然是從審美的角度談云霧,說他“對于自然科學研之頗精” 并不恰當。
在古代有關山水畫畫法的論著中,韓拙的《山水純全集》是一部較為實在、具體、不作玄虛空泛之論的著作。過去對它有比較多的批評和誤解,這多少反映了文人畫家對職業畫家的貶抑。
上一篇:《山堂肆考》的主要內容,《山堂肆考》導讀
下一篇:《山海經》的主要內容,《山海經》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