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大瀑布·伊蕾》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白巖石一樣砸下來
砸
下
來
砸碎大墻下款款的散步
砸碎“維也納別墅”那架小床
砸碎死水河那個幽暗的夜晚……
砸碎那尊白臘的雕像
砸碎那座小島,茅草的小島
砸碎那段無人的走廊
砸碎古陵墓前躁動不安的欲念
砸碎重復了又重復的纏綿失望
砸碎沙地上那株深秋的蘋果樹
砸碎曠野里那幅水彩畫
砸碎紅窗簾下那把流淚的吉它
砸碎海灘上那迷茫中短暫彷徨
把我砸得粉碎粉碎吧
我靈魂不散
要去尋找那一片永恒的土壤
強盜一樣去占領、占領
哪怕像這瀑布
千年萬年被釘在
懸
崖
上
黃果樹大瀑布是中國貴州省境內的一大奇觀。
這首詩將黃果樹大瀑布奇倔地喻為“白巖石”,在色彩上與瀑布吻合,質感上與瀑布貼近,但因巧妙地將液體(水)換為固體(巖石),更增強了瀑布這一形象的力度。因為巧設了這樣一個比喻,所以成功地推出了一個動詞:砸。于是第一行“白巖石一樣砸下來”,就成功地為女詩人淋漓酣暢的抒情鋪平了道路,可以說它是全詩的一個“詩眼”。全篇中,詩人一連用了十二個“砸碎”,讓感情的瀑布如黃果樹大瀑布一樣從萬丈懸崖飛瀉而下。這一連串的排比,幾乎使人透不過氣來,但可以看出詩人在選擇瀑布所“砸碎”的對象時,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它們有虛、有實,如“砸碎古陵墓前躁動不安的欲念”、“砸碎重復了又重復的纏綿失望”(虛),“砸碎大墻下款款的散步”、“砸碎那段無人的走廊”(實):虛實相生。它們是詩人情緒的客觀對應物,這些客觀對應物隱去了背景,留下空白讓讀者思索,如“砸碎那尊白臘的雕像”、“砸碎‘維也納別墅’那架小床”。從詩人選擇的這些客觀對應物中,我們也可以摸到她的些微惆悵和悲涼,如“那棵深秋的蘋果樹”是生長在無法生長的“沙地上”、“那幅水彩畫”是懸掛在野風曉月的“曠野里”,而“砸碎死水河那個幽暗的夜晚”中的“死水河”和“幽暗”,“砸碎紅窗簾下那把流淚的吉它”中的“流淚”,更是透露了她的憂傷之感。詩人是欲借黃果樹大瀑布澆心中之塊壘。所以詩人在第一節蓄足了氣后,緊接著第二節再次撩開心簾時,她對著瀑布呼喊:“把我砸得粉碎吧”——依然是圍繞一個“砸”字,抒發一發而不可收的感情,其最終歸宿是“去尋找那一片永恒的土壤”,在那一片土壤上,即使是“海灘上那迷茫中短暫的彷徨”也不會再發生了,讓心靈自由地飛翔吧!詩人為了加強她對生活的執著與果敢的投入,在此處用了“強盜”一樣去占領,表明了她對“那一片永恒的土壤”的拼死占有的決心,為她的抒情力度增添了慓悍之氣!
詩人作為創作主體,她對生活的執著追求全部寓于黃果樹大瀑布像“白巖石一樣砸下來”這一主干意象之中。因此,為了強化這一意象,詩人在形式上也作了嘗試,她不但在開頭將“砸下來”予以重復,還將這三個字排成豎行;結尾處“哪怕像這瀑布/千年萬年被釘在”(一個“釘”字,鏤刻出詩人的堅硬意志)——懸崖上,詩人又將“懸崖上”這三個字排成豎行:兩個豎行,在視覺上仿佛給人以黃果樹大瀑布飛流直下之感。詩人的這一形式上的構思,實際上正是詩的內容的延伸。我們仿佛從詩人的內心深處,聽到了黃果樹大瀑布的轟鳴!
上一篇:《黃昏·石民》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黃鸝·徐志摩》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