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金鑾殿
【出典】 唐·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公名白,字太白……天寶初召見于金鑾殿,玄宗明皇帝降輦步迎,如見園、綺。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如懸河,筆不停輟,玄宗嘉之,以寶床方丈賜食于前,御手和羹,德音褒美,褐衣恩遇,前無比儔。”(見《李太白全集》卷三一《附錄》)唐·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其一:“翰林秉筆回英盼,麟閣崢嶸誰可見?承恩初入銀臺門,著書獨在金鑾殿。”清·王琦注引《夢溪筆談》:“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皆在其間。”又引《玉海》:“《兩京記》:‘大明宮、紫宸殿北曰蓬萊殿,其西曰還周殿,還周西北曰金鑾殿,殿旁坡名金鑾坡。”(見《李太白全集》卷一一)
【釋義】 金鑾殿為唐宮殿名。在大明宮之西北角,殿與翰林院相接,故多在此召見翰林學士。唐代大詩人李白為翰林學士時唐玄宗曾在此多次召見他,后遂用作詠文士受到皇帝恩遇之典,亦用以代指朝廷。
【例句】 ①璧水橋邊此客,金鑾坡上何人?沙場老馬事無成,淚濕青瑩夾鏡。(王質《西江月·感懷》1638)這里的金鑾坡即金鑾殿,用以表明自己曾受到皇帝恩遇(按王曾中進士,為樞密院編修,參與機要)。四句意為自己少年得志,老來卻一事無成。②妃子將軍瞋未己,問匡山、何似金鑾殿。(劉克莊《賀新郎·再和前韻》2628)這里借李白曾受皇帝恩遇的故事以自況。用金鑾殿代指在朝為貴官。意為即使受到皇帝恩遇,因有佞幸進讒,在朝為官也不如在家隱居讀書。③試問玉門關外,何如金鑾殿上?此段及平章。(劉克莊《水調歌頭·壽胡詳定》2646)這里的金鑾殿指朝廷。意為老于邊塞何如在朝為官受到皇帝恩遇。④悵袍錦淋漓,金鑾論奏,四海無人。(黃昇《木蘭花慢·題馮云月玉連環詞后》2992)這里的金鑾論奏是用李白在金鑾殿著書奏事之典,以贊美馮云月。言馮氏如同李白一樣受到皇帝特殊的恩遇。⑤往事記金鑾,荔子難攀,多情更有酪漿寒。(洪子大《浪淘沙》[上苑又春殘]3021)這里的金鑾指朝廷。此詞詠櫻桃,故暗用唐代皇帝賞賜諸臣御園櫻桃事,言自己曾在朝為官,也曾蒙此恩典。⑥平生抱負,金鑾殿,有新奏。(陳著《瑞鶴仙·壽趙德修檢討必普》3037)這里的金鑾殿指朝廷。意為趙德修的平生抱負就是官為翰林,向朝廷供獻軍國大計。⑦欲將心事訴佳期,回文直上金鑾殿。(陳德武《踏莎行》[聲跡隨風]3462)這里的金鑾殿指朝廷。意為佳人思念的人在朝為官,故將回文詩直寄到金鑾殿,盼他早日歸來。
上一篇:宋詞典故《金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金馬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