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袁水拍》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無所不在的眼睛呵,
在地窖里,
在屋頂上,
在墻壁后面,前面,中間,
在抽屜里,
像槍口那樣瞪著人。
你并沒有敲門,
我也沒有來開,
你已經(jīng)坐在我對面。
你看我剪指甲,
像富于鑒賞力的美容技師。
你看我打哈欠,
像牙醫(yī)一樣審視我每一顆牙齒。
我和朋友談話,
你別轉頭來就聽。
我和自己談心,
你埋怨我們的聲音太輕。
我給女人寫信,
你跑在我們中間作證。
我疲倦了,
我替你感到了疲倦,羞辱。
我伏在桌子上休息,
你的頭從桌子底下伸進來,
兩只眼睛,兩點黑色,
像兩只釘子。
1945年6月
《釘子》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人通過對釘子般眼睛的詳盡而細致的刻劃,尖銳地嘲諷與抨擊了獨裁統(tǒng)治的孳生物——特務政治,含蓄地表現(xiàn)了對自由和民主權利的渴望與呼喚。
就藝術表現(xiàn)而言,《釘子》首先是個隱喻。抗戰(zhàn)期間,特務活動非常猖獗。但詩人沒有像茅盾的小說《腐蝕》那樣直接揭露特務的罪行,而是通過隱喻表示出對特務的蔑視和憤恨。詩人抓住特務與釘子都有相似的無孔不入的特征,維妙維肖地描述了那雙無所不在,無所不見的眼睛。諷刺的一個特點就是在事實的基礎上,夸大事物的某個特征,顯示其荒謬性。詩人對釘子似的眼睛進行了既新穎大膽又合情合理的夸張,指出它無所不在,在地窖,在屋頂,在墻壁,在抽屜;它走進別人的家里,闖進別人的私生活;它從不感到羞辱,從不感到疲倦。這樣,詩人就嘲弄了特務的無賴和無恥的行徑。
為了加強諷刺的力量,詩人還采用了反諷法。所謂反諷即是指藝術家故意將荒謬的東西以正面形式寫出,藝術家愈顯得煞有其事,事物就愈顯得荒謬。本詩中,當詩人將所謂美或科學的名稱例如“富有鑒賞力的美容師”、“牙醫(yī)”等比諸眼睛時,讀者所得到的印象正好相反。不妨試想,如果一個人連別人的指甲或哈欠都不放過的話,那么他還有什么不可以窺視的呢?顯然,這樣的諷刺是深刻的,強烈的。
詩人早期擅寫抒情詩。而當他由抒情詩轉入諷刺詩的創(chuàng)作時,依然帶有一定的抒情意味,這一點在《釘子》一詩中可以看出。如開頭“無所不在的眼睛呵”,中間“我替你感到了疲倦,羞辱”,就是一種詩人感情的流露。還有是它的自由體式。能長即長,能短就短,長短相間,收縮靈活,而且?guī)缀醪谎喉崳瑒e有一番韻味。當然,他某些近乎口語化的詩句也預示著他向“山歌”的發(fā)展,預示著日后“馬凡陀山歌”的誕生。
上一篇:《金龍禪寺·[臺灣]洛夫》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鐵匠·劉半農》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