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個教師的談話·李廣田》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我忽然感到自己是一棵樹,
是一棵枝葉扶疏的大樹。
我受大地和太陽的哺育,
我在風里雨里鍛煉自己的身體。
當木葉盡脫時,
我感到舒暢而又堅實。
當新綠初生時,
我整個生命都為希望所襲擊。
最幸福是果實累累,
這時候我從不感到吝惜。
最羞于滿身浮華而空無所有,
想夸耀自己年輪的,就不要在地球上站立。
還是要把根扎下去,扎到最深處,
也要把枝葉伸出去,伸向太陽去。
我必須每年落一些葉,
我必須不斷地脫一些皮。
我必須每年生長一些新東西,
日日夜夜,我都渴求著血液的更替。
我不知道我什么時候可以休止,
因為我自己并不屬于我自己。
這首詩發表時題為《記一個教師的談話》,收入《春城集》時改為《一棵樹》。
《第一站》中那列“盡走盡走”的貨車,終于開進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詩人又“忽然感到自己是一棵樹”,這似乎有點突兀,但當我們讀完全詩,不禁也會深切地感到自己好像也是這樣的一棵樹:扎根于祖國的大地,承受著黨的陽光和雨露。也許我們都曾經歷過“木葉盡脫”這種舒暢的時刻,卸卻了“因襲的重擔”、清洗了舊的泥垢,生命力因此而更加堅實。我們也總是充滿希望,總是渴望更新,總想在人民的土壤中扎得更深更深,又總想和“太陽”——共產黨貼得更近更近。所以這首詩不但吐露了詩人的心聲,也傳達出五十年代每一個人的心聲。
樹,這當然只是一種樸素的比喻,或者說,是詩人心中忽然涌起的一種審美意念。因為詩人自己從腥風血雨的舊中國進入陽光燦爛的新中國,他受到“大地和太陽的哺育”,也在風里雨里經受鍛煉。一棵樹的比喻,又可以說是詩人的一種巧妙的構思,因為它把生動的形象、濃郁的詩情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了。整篇詩都是樹的“自白”,或者說是一種暢開心扉的“宣言”。詩的每一小節都只有兩行(實際上就是一句話),用一種強有力的節奏傾泄激情,充滿著豪邁的氣概,這種表現方式同它所表達的內容十分契合。整篇詩像是一股激射而出的激情之流,但又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可謂情理并茂,你會發現,詩的每一小節雖然只有兩行,但卻包孕著豐富的內涵。如果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加以表述,可能要說上一大篇話。例如你將如何表述革命者的寬廣的胸懷,無私的奉獻,以及作出這種奉獻時的幸福之情?我們可能要說很多很多。可是詩中卻只有短短的兩行:“最幸福是果實累累,這時候我從不感到吝惜。”一句話足夠了,因為是樹的自白呀。至此,我們當能體會到通過一棵樹的自白來抒發革命者的情懷,是多么有力,又是多么凝煉和新鮮!李廣田的詩風總是那么渾厚樸素,他似乎并不精心雕琢語言,但是像“想夸耀自己年輪的,就不要在地球上站立”這樣的詩句,堅實得猶如生鐵鑄就,真正擲地有聲。
上一篇:《讓死的死去吧!·殷夫》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訣絕·孫大雨》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