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原詩略)·喬林》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喬林的《白蘭花》(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以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在嚴峻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革命婦女白蘭花的英雄形象,并且高度概括地反映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三個時期人民群眾的斗爭生活。
全詩除“引子”外,共分六部三十一節。詩人敘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大別山區的白家洼,農村姑娘白蘭花和放牛娃朱大海真心相愛,可是惡霸史家霸為霸占蘭花,把大海關進監獄。正當蘭花一家害怕史家霸來搶親之際,游擊隊長周彪帶領紅軍打進村,史家霸倉皇出逃。隨著蘇維埃運動的展開,白家洼的農民翻身解放了,蘭花積極地投入這一運動。國民黨軍隊向大別山根據地發起了“圍剿”,紅軍主力轉移。史家霸回鄉,殺害了白老漢并準備設計搶劫蘭花成親,蘭花母女聞訊被迫逃到縣城,棲身城隍廟;后來,蘭花母女聽說紅軍回來了,又重返白家洼。蘭花積極投身于抗日工作,并且同被新四軍從牢中救出、已經參加了民兵大隊的大海結了婚。一次,蘭花因將新四軍傷員轉移進山而遭到日本侵略軍的嚴刑拷打,母親則被敵人打死。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卻又發動內戰,主力部隊轉移了,蘭花留在游擊隊里并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人民解放軍發動大反攻后,蘭花在歡迎南下大軍時見到了已經當上了解放軍連長的大海。
此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點是善于通過尖銳的矛盾沖突塑造人物形象。詩人在刻畫白蘭花這個人物形象時,始終把她置于矛盾沖突的漩渦中,通過一系列的斗爭生活,展現她的成長歷程,表現她豐富的內心世界,刻畫出她鮮明的性格特征。白蘭花上山砍柴得向史家霸交包山錢,逼得蘭花只好偷偷上山拾松果。這種尖銳的階級對立,使純樸善良的蘭花喊出了不平的心聲:“山上的樹呵這么高,/樹上的枝呵這么多,/我盯著老天問一句:/為什么不許我砍柴火?”通過這些詩句,詩人初步揭示了蘭花與惡霸地主之間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后來,在史家霸的操縱下,一連串的災難和不幸落到蘭花頭上:戀人被陷害,父親被暗殺,母女被迫流離失所,這一切無不使蘭花與史家霸之間的沖突更加激化。詩人就是在這種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刻畫出蘭花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的個性,為她后來成為一個革命的女英雄作了有力的鋪墊。
《白蘭花》做到了抒情與敘事的有機結合,這是這部作品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這首詩始終是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向讀者敘述故事,詩人既不是放棄抒情而冷靜地敘事,也不是脫離敘事而空泛地抒情,而是在敘事過程中巧妙地將兩者熔為一爐,做到了寄情于事,借事抒情。在這方面,詩人筆下所流露的情感基調,與詩中所敘述的跌宕起伏的情節,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這首詩在刻畫人物心理方面,還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例如作品寫蘭花對大海的愛戀時,有一節詩非常生動地揭示了蘭花的心理活動:“大海哥,/我愿變作放牛鞭,/讓你天天拿手間;/我愿變作山下泉,/讓你喝了滿口甜;/我愿變作青草地,/你累了躺在我懷里;/我愿變作你身上衣,/風里雨里跟著你……”這飽含深情的詩句,生動地刻畫出蘭花純潔美好的內心世界,抒發了她和大海心心相印、生死不渝的愛情,有著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再其次,這首詩在敘事的同時,還特意安排一些抒情性的場面,詩人通過移情于景,借景抒情,渲染濃郁的抒情氛圍。例如,作品寫到蘭花為了救護傷員突圍,不得不舍棄自己剛生的嬰兒時,詩人安置了敵軍在松樹林里聽見孩子哭聲后,立即趕來摔死孩子再戳上一刀的慘絕人寰的場面。詩人在敘述這悲慘的一幕時,還特意調轉筆鋒,借景抒情:“帶血的松樹你記清:/你身邊死了一個小生命。/他頭上的胎毛還沒干,/還沒睜過小眼睛!”;“含血的土地你記清:/你懷里死了一個小性命。/他還沒嘗過媽媽的奶,/小嘴巴也沒被媽媽親!”;“天上的太陽你記清:/蔣軍摔死一個小性命。/將來審判會上審兇手,/你在空中來作證!”這樣的詩句分明是詩人內心燃燒的怒火,我們從中可以感到詩人急劇跳動的心,它強烈地控訴了蔣軍所犯下的罪行,也間接地反映了蘭花為了革命事業勇于犧牲個人一切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這首詩在詩的形式和詩的語言運用上,都汲取了民歌的藝術養料,并且能靈活地化用,將民歌和新詩融為一體,使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例如作品寫蘭花探問大海心跡一節,就直接采用了民間男女對山歌的藝術形式:“池里荷花為什么并蒂開?/楊柳生枝為什么枝連枝?/蝴蝶飛來為什么翅挨翅?”;“荷花并蒂為結伴,/枝連枝呀為同根,/翅挨翅呀為同心!”詩人從民歌中巧妙地化用了這種男女一問一答的形式,以質樸而又生動的語言,含蓄地刻畫出二人獨特而微妙的心理。不僅如此,這首詩還大量采用了民歌中慣用的比興手法。“撥開烏云看星星,/今朝我要把你問;/車干了河水看河底,/今朝我要試試你的心。”一、三兩句是起興,但興中也有比的成份,語言活潑生動,十分有效地表明了蘭花要打破沉默,探明大海心意的決心。“人人都說星星亮,/星星沒有你眼睛亮。/人人都說海棠紅,/海棠沒有你嘴唇紅。/人人都說彩霞美,/彩霞沒有你笑臉美。/人人都說百靈鳥靈,/百靈鳥沒有你心眼靈。”這是大海回答蘭花的一段對歌,詩人采用了連比的藝術手法,從不同的角度刻畫出蘭花美麗的形象,也表現了大海對蘭花銘心刻骨的相愛之情。此外,這首詩句式長短不一,活潑明快,富于變化,能將民歌風味與新詩格調揉為一體,以便形成不同的節奏和旋律,更好地表現出詩歌內在情感的復雜性。全詩的語言也比較淳樸,生動,自然,冼煉,就像盛開在大別山上的映山紅一樣,散發著鄉土的氣息與生活的芬芳,給全詩帶來了一種質樸的美,自然的美。
上一篇:《登明月峰·韓笑》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白雪的贊歌(原詩略)·郭小川》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