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青島印象·孔孚》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1
夏天的太陽,
秋天的風。
沙灘上裸全世界的膚色,
嶗山開礦泉水一瓶。
青島的風,
經過過濾,
玻璃似的。
2
人,
游在街道上,
像魚。
3
雪杉拍擊綠浪,泅泳著的樓群。
沒有一條平直的路,
到處是海的聲音。
4
一個綠衣服的小姑娘,
伏身擺一塊藍手帕。
眼睛一亮,
礁巖上的畫家。
5
水滴。
腳印。
隆起的乳房。
陽傘。
嘴唇是咸的。
心是甜的。
貼貼實實,
往沙灘上一躺。
伸出腿,
讓太陽著色。
6
燈的漩渦,
連著銀河。
風棲息在礁上,
大海發出鼾聲。
夜,
一針一針地縫。
情侶,
凝著露珠的愛情。
7
毛毯。
枕上濤聲。
搖撼著的夢。
全詩采用印象式的寫法,看似隨意點灑涂抹、漫不經心,卻處處傳神,得其精髓,呈現給讀者的是完整的夏日青島風光。詩共七節,前五節是白天,后二節寫夜晚,突出地寫了青島的風、太陽和海。
風——海洋的呼吸,涼快、潮潤、澄明而無塵,像礦泉水一樣。這正是避暑勝地的特色,用“夏天的太陽,秋天的風”來概括,言簡意賅,妙極!第二節承風寫來:風原是無色透明的,說它像“玻璃似的”,化觸覺為視覺,使無形的風具體可見,潔凈、清徹,這是直寫。說人“像魚”是側寫,又有兩層含義:一是外觀,寫人行道上似魚,“皆若空游無所依”,愈顯風之澄澈清明;二是內驗,“我”走街上,頂夏日,沐秋風,其樂融融,如濠水之魚。讀過柳宗元《小石潭記》與《莊子·秋水》的,自然更可添一番情趣。
三、四節是場景轉換,如坐車從市中心馳向海濱,一眼掠盡青島全貌。“沒有一條平直的路,/到處是海的聲音”,緊扣山城、島城的特點,與后面夜間“燈的漩渦,/連著銀河”是暗相呼應的。風的形隱去了,影還在,在“拍擊綠浪”的雪杉與發出聲音的海的身上留下了痕跡。那位穿綠衣服的小姑娘,既是使畫家眼睛發亮的具體寫生對象,也可以看作青島的象征意象。你看,那起伏的海水,不就是她擺動的“一塊藍手帕”?
寫太陽主要把鏡頭對準海濱浴場,“沙灘上裸全世界的膚色”,概括而又極富視覺感。一個“裸”字,境界全出。第五節承第一節中這句全景展開特寫:“水滴。/腳印。”人從海中淋漓而出,往沙灘上一躺,“隆起的乳房。/陽傘。”多么美的世界。“嘴唇是咸的。/心是甜的。”咸是由于海水,甜呢?難以言說。也許是海水、沙灘、日光等純感官的享受,也許是健美的青春之間的交流,也許是一種生命的洋溢、無拘束的自由……
六、七節又換了一個視角,從空間轉換進入時間推移,由白天到了晚上了,故看似無序實有序。詩人凝望青島之夜,一種對自然對生活的人性之愛油然而生。恍惚間,似乎造化的無形大手正“一針一針地”編織著人間的寧靜。它在天上留下密密的針腳——那一顆顆眨眼的星星;在地上綴出一粒粒露珠,凝結著情侶的愛情。青島之夜啊,充滿愛的安詳與甜蜜的,又豈止是那海濱、棧橋上那一對對的情侶呢?結尾三句,詩人枕著濤聲入夢,極有興味、情味、韻味。全篇雖未直接寫海,海卻無處不在,閃爍在、跳躍在、喧嘩在詩的字里行間。讀完全詩,相當于作了夏日青島一日游,帶著疲勞的滿足,漸入夢境,余味無窮。
[編者注] 本詩這次發表時,作者對個別字句作了修改。
上一篇:《夏夜·何其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夜·宗白華》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