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字中立……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宋史·楊時傳》 事亦見《二程集·河南程氏外書》卷一二《傳聞雜記》引《侯子雅言》。
[述要] 楊時先拜程顥為師學理學,程顥死后又赴河南拜訪程頤,楊年已四十。一天楊與游酢同時往見程頤,程頤正閉目而坐,二人不敢驚動老師,侍立門外。等程頤發覺,門外積雪已深達一尺,楊、游二人還站在那里。
[事主檔案] 楊時(1053—1135) 宋學者。字中立。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熙寧進士。曾任右諫議大夫、工部侍郎,官至龍圖閣直學士。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先后學于程顥、程頤。同游酢、呂大臨、謝良佐并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并稱為“南劍三先生”。提出“合內外之道”,即以主觀(內)融合客觀(外)的方法。認為“至道”、“天理”只能從內心體驗。著作有《二程粹言》、《龜山集》。
程頤(1033—1107) 宋哲學家、教育家。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官至崇政殿說書。反對王安石新政。曾和兄程顥學于周敦頤,并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其學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遺書》卷十五)。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肯定事物的運動,承認事物的矛盾,并認為事物的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著作有《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等。后人所編《遺書》、《文集》、《經說》等,收入《二程全書》中。
游酢(1053—1123) 宋學者。字定夫,一字子通。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與楊時、呂大臨、謝良佐并稱程(顥、頤)門四大弟子。元豐進士。歷官太學博士、監察御史、知漢陽軍及和、舒、濠等州。治理學有明顯禪學傾向。著作有《易說》、《中庸義》、《論語孟子雜解》等。
上一篇:《積小以高大 龔自珍 段玉裁》
下一篇:《章臺柳 韓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