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酒星
【出典】 《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琰傳》“魯國孔融”。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張璠《漢紀》:“太祖制酒禁,而融書啁之曰:‘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鐘,無以成其圣。且桀紂以色亡國,今令不禁婚姻也。’太祖外雖寬容,而內不能平。”《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飲食。”
【釋義】 酒星即酒旗星,古人以為它主宴飲。后常以“酒星”喻指嗜酒者。
【例句】①勸阿母、偏與金桃,教酒星、剩斟瓊醑。(朱敦儒《聒龍謠》[憑月攜簫]833)這里以“酒星斟瓊醑”表現夢中仙家宴會的神異。②百屋堆錢都不要,更不要、袞衣茸纛,但要酒星花星照。(孫惟信《失調名·四十九歲自壽》2484)這里以“要酒星照”表明自己嗜酒,意在反襯對富貴的鄙棄。
上一篇:典故《酒德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酒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