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子兵壘》的主要內容,《白毫子兵壘》導讀
《白毫子兵壘》是一部主要論述戰略戰術原則的古代兵書。明尹賓商撰,原書名為《兵壘》, 又名《兵壘記》?!皦尽?,音lei,本意為捕魚網, 引申為囊括之意?!氨鴫尽本褪歉爬ü糯ň璧囊馑?。該書寫成后未能及時刊行。其抄本傳至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始由湖北黃安劉譽棻、方以南、吳樹芬、周樹藩等人??背霭?。此后又有據劉校本的鈔本流傳。
尹賓商,又名商,字亦庚(一作夷耕),又字于皇,號毫翕,別號白毫子,漢川(今湖北漢川)人,約生于明萬歷年間,卒于清順治初年。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恩入選,授任山西屯留知縣,后調任祁縣。因得罪上司,被罷官歸家,遂杜門著述。清章學誠曾為之作傳,稱其“有雋才,喜談兵”,(《同治漢川縣志》)又以術數、詩文見長。另著有《閫外春秋》、《焦螟子》等,還曾編纂叢書 《武書大全》。
《白毫子兵壘》共7卷,計約5.8萬字。全書通過337則古代戰例,將治軍用兵原則概括成36個字:聲、煦、整、先、迅、羸、佯、乘、靜、集、因、突、捭、誑、肄、信、必、鎮、異、持、誅、制、變、襲、合、待、獨、譎、紓、果、分、扼、寡、疑、托、微。一字一篇,先以形象的語言,概括和說明抽象的軍事理論,再證之以戰例。如“合”字篇說: “虎至趫健也,熊羆至多力也。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合其勢而一其力也。故曰:五指之更彈,不如控拳之一挃。甚哉乎!兵革之貴合也。合則勢張,合則力強,合則氣旺,合則心堅?!辈⑴e三國兩晉和宋遼金時期戰例7則,證明集中優勢兵力的作戰原則。這是其書寫作體例特點,即緊密結合戰例探討軍事理論。
該書在很多方面繼承了傳統的兵家思想,又進一步加以闡發。作者重視軍事謀略,強調示形用詐,出奇制勝。如“聲”字篇講的是聲東擊西; “羸”字篇講的是示弱于敵;“佯”字篇講的是佯動的戰術;“異”字篇和“托”字篇是講利用異術奇技或假托鬼神來迷惑、震懾敵人;“肄”、“譎”、“誑”等篇也都是講如何設奇用詐,欺騙敵人,使之失誤,達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在上述謀略指導下,作者又著重闡述了戰術行動的突然性和靈活機動性問題。如進攻要 “先”,先發制人;“迅”,速戰速決;“突”,進攻要突然;在進攻的時機上,又應“乘”,乘敵之隙;在進攻的形式上,主張“襲”,偷襲,亦即襲擊敵之薄弱環節。防御要“持”,持滿而不即發,后發制人; “紓”,穩扎穩打,持久作戰;“待”,待機克敵。其他還有 “扼”,扼制敵人要害;“制”,以己之長制敵之短; “必”,掌握戰場主動權;“因”,因敵變化,因敵制勝;“變”,靈活用兵,不拘一格。在作戰力量的使用上,論述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 “合” 與 “分”,強調兵貴精不貴多的“寡”,等等,這些戰術原則和方法是該書的主要內容。在該書“信”、“煦”、“鎮”、“整”、“誅”等篇中,作者通過闡述練兵、統兵、用兵、教將等方面的內容,強調恩威并重的治軍思想,并從將帥的品德修養和作戰指揮等角度,論述了將帥在軍隊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將帥既要能 “集”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又要能“獨”,在關鍵時刻有 “獨見”和 “獨斷”,并能做到“獨立”和 “獨往”;指揮作戰要 “果”,果敢善斷;切忌 “疑”,優柔寡斷。通過對戰略戰術原則和治軍方針的分析,該書還體現了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
《白毫子兵壘》雖非出自兵家名將之手,但 “可與東西今兵法互相印證”,“其語必折精,事必徵實”,(方以南序)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能深入淺出,語言也生動活潑,較好地概括了古代軍事思想精華和戰爭經驗,在軍事學術史上有一定的價值。然而,書中字里行間也流露出對農民起義軍的詆毀和誣蔑; 并選入了一些帶有荒誕、迷信、神秘色彩的戰例。因受體例限制,書中有些戰例引用不夠恰當,一些作戰原則和方法概括也不夠準確。1989年1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季德源《兵壘淺說》,對該書作了初步地全面研究、介紹。
上一篇:《登壇必究》的主要內容,《登壇必究》導讀
下一篇:《白氏長慶集》的主要內容,《白氏長慶集》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