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初,禮部侍郎崔郾試進士東都。公卿咸祖道長樂,(吳)武陵最后至,謂郾曰:“君方為天子求奇材,敢獻所益。”因出袖中書搢笏。郾讀之,乃杜牧所賦《阿房宮》,辭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鴻暢,坐客大驚。武陵請曰:“牧方試有司,請以第一人處之。”郾謝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對,武陵勃然曰:“不爾,宜以賦見還。”郾曰:“如教。”牧果異等。 ○《新唐書·吳武陵傳》 事亦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六。
[述要] 文宗大和二年,禮部侍郎崔郾到洛陽主持進士考試,公卿們在長樂驛為他餞行,吳武陵最后才來,對崔說:“先生正要為天子求奇才,我也作點貢獻。”說完,從袖中拿出一篇文章。崔拿來一讀,原來是杜牧所作的《阿房宮賦》,寫得詞采警拔,見解獨到,加上吳朗讀順暢,發音宏亮,在座的人都大吃一驚。吳請求說:“杜牧正巧參加考試,請安排個第一名。”崔推辭說已定好人選。吳接著征詢,直到第五名,崔還未答應,吳勃然大怒,說:“不行的話,把賦還給我。”崔忙說:“按您吩咐照辦就是了。”杜果然以第五名及第。
[事主檔案] 吳武陵 唐文學家。自稱東吳王孫。郡望濮陽(今屬河南),信州貴溪(今屬江西)人。元和二年(807)登進士第。次年坐事貶永州。大和元年(827)官太學博士,歷忠、韶州刺史。以貪贓貶潘(一作播)州司戶參軍。與柳宗元、韓愈、杜牧等交厚。柳宗元稱其“才氣壯健,可以興兩漢之文章”。
上一篇:《敢期杜甫是前身 王禹偁》
下一篇:《斗酒學士 王績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