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岑參
排行二十七。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郡望南陽(今屬河南)。曾祖文本、伯祖長倩、伯父羲為唐太宗、高宗、武后、睿宗時宰相;祖景倩為麟臺少監、衛州刺史、昭文館學士;父植,仕至晉州刺史。參十歲左右喪父,家道衰落,苦讀。玄宗天寶五載(746)登進士第,解褐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八載,應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辟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節度使府掌書記。天寶十載,回長安,與杜甫、高適、儲光羲等唱和游詠。天寶十三載,由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表為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充安西北庭節度判官,再赴北庭。肅宗至德元載(756),領伊西北庭支度副使,旋東歸。至德二載,以杜甫等五人薦舉,人為右補闕。乾元(758—760)初至上元(760—761)間歷起居舍人、虢州長史等職。代宗寶應元年(762),以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關西節度判官;同年,以掌書記隨雍王適赴陜州,討史朝義。廣德元年(763),入為祠部員外郎,改考功員外郎,轉虞部、庫部郎中。永泰元年(765),出為嘉州刺史,以蜀亂折回,大歷元年(766),以職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隨劍南西川節度使杜漸鴻入蜀平亂。大歷二年,出守嘉州。因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末或五年初卒于蜀。參博覽史籍,尤工綴文,“議論雅正,佳名早立,時輩所仰”(杜甫等《為補遺薦岑參狀》)。杜確謂其“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岑嘉州詩集序》)。其詩風格超拔雄奇,善寫城障塞堡及征行離別之情,以邊塞詩名世,與高適并為盛唐邊塞詩派之代表,世稱“高岑”。其《白雪歌》、《走馬川行》、《熱海行》、《火山云歌送別》等篇什,特具奇致壯采。殷璠評其“語奇體峻,意亦造奇”(《河岳英靈集》)。陸游稱曰:“公詩信豪偉,筆力追李杜……零落才百篇,崔嵬多杰句。工夫刻造化,音節配韶頀”(《夜讀岑嘉州詩集》)。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謂其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激”。其放情山水之作,亦奇造幽致,杜確稱其“屬辭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并謂“時議”比諸南朝詩人吳均、何遜(《岑嘉州詩集序》)。參擅長七言歌行,其寫山水題材詩則多五言。其友人杜確曾為編集,“區分類聚,勒成八卷”(杜《序》)。《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崇文總目》等均著錄為十卷。今傳通行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熊相刊本為七卷。《全唐詩》編為四卷。《全唐詩續拾》補二首。《全唐文》存文一篇,《文苑英華》收賦、文各一篇。事見其《感舊賦》、杜確《岑嘉州詩集序》、《唐詩紀事》卷二三、《唐才子傳校箋》卷三。聞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證》。陳鐵民、侯忠義《岑參集校注》附《岑參年譜》。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屈大均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嵇中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