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秋陽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上》:“秋陽以暴之。”注:“周之秋,夏之五、六月,盛陽也。”宋·蘇軾《蘇軾文集》卷一《秋陽賦》:“越王之孫,有賢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詠無言之詩。以告東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吾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夫是以樂而賦之。子以為何如?’居士笑曰: ‘公子何自知秋陽哉?……若予者’乃真知之。……居不謹戶,出不仰筆,暑不言病,以無忘秋陽之德。公子拊掌,一筆而作。”
【釋義】 秋陽,盛陽。周之秋為夏朝之五、六月,故稱盛夏之陽為秋陽。蘇軾作《秋陽賦》敘寫經歷夏日淫雨之后方體會到“秋陽之德”。
【例句】 為君行草寫秋陽。(張元干《浣溪沙》[棐幾明窗樂未央] 1086)這里說自己為來客書寫《秋陽賦》。意在表現平居的悠閑之樂。
上一篇:典故《秋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秋雁起汾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