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清詩精華錄
清詩總集選注本。今人錢仲聯、錢學增選注。此編選錄清初至辛亥革命詩歌作品六百二十七首,作者一百六十馀人,全書按古、律、絕六種體裁分類編輯。選注者希望能兼及作家、作品、風格、流派、品類、樣式等各方面,使讀者對清詩全貌有一個概略的了解。在選作家作品上,盡可能顧及清代各種流派的名家名篇,體現作家各種風格,部分佳作則不限于名家。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統一的原則,所選作品力求內容健康,而又確為藝術上的上乘之作。其注釋不限于注解詞語與典故,兼及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頗多有得之言。錢氏將清詩分為四個時期,即清初、乾嘉、鴉片戰爭前后、晚清。清初為奠基期,此期無論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藝術上皆是對明末復古主義詩風的否定,為清詩發展開辟了新路;乾嘉時期,由于文字獄的殘酷和社會的表面繁榮,詩歌創作脫離現實矛盾、現實生活,有創造性的作者多在藝術上探索創新之路,故此時期流派眾多,風格各異,但在思想內容上比較貧乏。鴉片戰爭前后至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是清詩史上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它對乾嘉詩歌創作的中衰是個突破,為晚清重大變異開啟先河。晚清是中國封建社會解體時期,此期詩歌創作也面臨重大變革,有“詩界革命”,突破了舊體詩的傳統規范,也有學習漢魏六朝的湖湘派,有宗尚宋人的同光體,還有兼宗唐宋的張之洞、樊增祥、易順鼎等。編選者認為“晚清詩歌的成就,足以與清初詩壇雙峰并峙,在思想性、藝術性的創新方面,則更超過清初”(《前言》)。編選者在選詩、為詩人立傳與注釋詩意時皆貫穿上述對清詩總的評價。其選詩重點也是以清初和晚清為主的。齊魯書社1987年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清詩別裁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清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