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放牧圖
北宋·祁序作
絹本設色
縱四七·三厘米
橫一一五.六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本圖無作者款印,卷前有金章宗完顏璟標題“祁序江山放牧圖”七字,知作者為北宋祁序。前后隔水鈐有金章宗藏印“明昌寶玩”等,本幅鈐有明末柳寅東“西蜀柳寅東鳳詹圖書”一印及清初耿昭忠、梁清標諸家藏印,并有乾隆、嘉慶、宣統等鑒藏印。從藏印知此圖在金時已入內府,明末清初轉入私家之手,至乾隆時復進內府。此卷后被溥儀攜至偽滿,抗戰勝利后曾散落東北。
江山放牧圖
此卷平遠山水,描繪江南水鄉春天放牧景象。畫面春水漣漪,坡坂平緩,草木華滋,山色迷濛,生動傳達出江南山川的靈秀明潤氣質。在村外坡堤河畔,眾多村童牧牛其間,十余匹水牛或吃草、飲水,或閑步、涉水,或抵牾相嬉,在遼闊的原野上悠然自得。放牧小童,有的騎在牛背上吹笛、拍板、唱和,有的徑自憩息、下棋、放風箏,更顯得無憂無慮,活潑天真。幽美恬靜的農村田園風光,配以歡悅閑適的牧放生活景象,組成了一曲優美抒情、生機滋勃、富有牧歌式情調的動人樂章,洋溢著詩的意境。
從作品的取景、立意看,無疑屬于北宋時流行的平遠小景山水。這類山水派生于董、巨的江南畫系,以北宋初惠崇最負盛名。作品善于描繪坡坂汀渚、江湖小景,并點綴禽鳥活動和農村生活景象,通過局部小景表現開闊清曠之象,在寧靜的風光中透出蓬勃生意,形成獨特的審美意趣。
上一篇:《江山樓觀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朝元仙仗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