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連昌宮詞
唐詩篇名。七古。元稹作。見《全唐詩》卷四一九。連昌宮,唐代行宮之一,高宗顯慶三年(658)建,故址在今河南宜陽縣西十九里。此詩作于元和十二三年間(817—818),是時元稹任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未嘗到過連昌宮,詩乃依題擬議,情節多取自傳聞,虛實雜糅。全詩共九十句,分兩大段。前六十四句,通過宮邊老人的訴說,敘寫唐玄宗在連昌宮行樂的情景和該宮今昔盛衰之變化。后二十六句,在詩人與老人的對答中,探索安史之亂前后治亂興衰的原因。通篇以細膩流暢的筆觸,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養癰遺患,表現對圣君賢相清明政治與統一安定太平盛世的向往。詩中既取材于歷史事實,又適當虛構夸張,使所寫更具典型性,且敘寫生動,感慨深沉,語言通俗自然,為唐代長篇敘事詩中之名作。明何良俊稱此詩“鋪寫詳密,宛如畫出”(《四友齋叢說》)。清賀裳曰:“《連昌宮詞》輕雋”,“含有諷諭”(《載酒園詩話》又編)。近人陳寅恪云:“《連昌宮詞》深受白樂天、陳鴻《長恨歌》及《傳》之影響,合并融化唐代小說之史才詩筆議論為一體而成。”(《元白詩箋證稿》第三章)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遠別離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送元二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