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長篇小說。作者德國著名作家埃里希·馬利亞·雷馬克(1898~1970)。本書是他的重要代表作。1983年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朱雯譯。他的其他重要作品還有《流亡曲》、《凱旋門》、《生死存亡的時代》、《里斯本之夜》、《最后一站》等。《西線無戰事》是一部著名的反戰小說。用第一人稱描繪了一批年輕士兵在西線戰壕,以及在后方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帝國主義戰爭的殘忍和恐怖,控訴這次戰爭毀滅了年輕的一代。19歲的青年保羅·博伊默爾和他的同班同學阿爾貝特·克羅普、米勒·勒爾在校長坎托列克的軍國主義煽動下報名參加了自愿兵,到部隊后,他們又同另外4個人組成了一個班,經過10個星期的訓練后上了前線,在艱苦的戰斗生活中,青年學生有了很大變化。他們在戰斗中與來自工廠農村的士兵有了接觸,成了好友,知道了許多在學校里不知道的事情。他們看到,由于部隊大量減員,許多老人和孩子也都被應征入伍。他們對戰爭產生了懷疑。戰斗中,博伊默爾負了傷,康復后又重回前線。不久戰爭結束。戰報連篇累牘地報道:西線無戰事。然而,在和平即將來到的時候,7個戰友中的最后一個——小說主人公博伊默爾也倒地死去。
這部小說出版18個月就被譯成25種文字,發行350多萬冊,不久,被美國等國家搬上銀幕,反響極為強烈。
上一篇:《裸者和死者》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觀堂集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