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儒教·附:經學·鄭玄
儒教經典闡釋學的權威之一。字康成,東漢北海高密 (今屬山東) 人。年輕時曾擔任本鄉掌管賦稅和官司的小吏,但他對這種瑣屑低賤的職役毫無興趣,經常偷閑去請教官學里的先生。父親非常生氣,多次怒責他,但他依然如故。后來索性跑到洛陽太學,從博士官研究經學。經盧植介紹,拜在經學大師馬融門下。當時,馬融弟子有四百多人,能登堂入室聆聽其面授者只有五十多人。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之久,都沒有取得登堂入室的資格,只有聽入室弟子轉述馬融的講義。有一次,馬融召集眾弟子討論讖緯,遇到一個數術方面的問題,大家都一籌莫展。馬融聽說鄭玄精通 《九章算術》,就請鄭玄來見。鄭玄借此機會,把所有的疑義都和盤托出,一一請教。馬融大驚,才發現這位默默無聞的弟子原來是一位博通今古文的曠世奇才。但令馬融遺憾的是,鄭玄請教完畢,就向他辭行,要返歸故里。馬融對眾弟子感慨說: “鄭生今去,吾道東矣!”鄭玄外出游學十多年,學成歸鄉,便聚徒講學,門下弟子多達數百上千人。黨錮之禍起,他受到牽連,被禁錮鄉里,失去了講學的權利。他杜門不出,潛心著述。黨禁解除后,大將軍何進執掌朝政,久聞鄭玄大名,特召他入朝,鄭玄在地方官的脅迫下,入朝拜見了這位權臣。何進想委以高官,鄭玄婉言謝絕,第二天就逃離洛陽,回到故里。當時孔子后裔孔融正任北海相,對鄭玄非常傾倒,多次登門拜訪,并命高密縣特為鄭玄立一鄉,命名為“鄭公鄉”,以示褒揚。鄭玄聲名遠揚,據說黃巾之亂時,他帶著弟子遠游歸來,路遇黃巾軍數萬人,聞知是鄭玄,都拜倒在地,并相約不進入高密縣境。大將軍袁紹割據冀州,設宴大會賓客,特請鄭玄光臨。在座多是豪俊,見鄭玄一介儒生,故意提出許多怪問題,想難倒他。鄭玄引經據典,如數家珍,眾皆嘆服。在座有一位名叫應劭的學者,官至太守,自我介紹說: “故太山太守應劭,愿執弟子禮,如何?” 鄭玄笑著回答: “孔子之門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顏淵、閔子騫、子游、子夏為高足,都不自稱官閥?!睉款D覺尷尬,面有慚色。袁紹要推薦鄭玄為朝官,他堅辭不就,以老病為由,請求還家。傳說,他在七十四歲那一年的春天,夢見孔子對他說:“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 這是一句讖語,據讖緯家的說法: “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编嵭A感自己命數將終,不久果真病倒。當時袁紹正與曹操相拒于官渡,遣使逼他隨軍,鄭玄病故于途中,前來吊喪的弟子多達千余人。鄭玄是經學史上一位劃時代的宗師,他以古文經學為基礎,兼采今文經學,遍注群經,給延續了兩百多年的今古文之爭算了總賬,開創了儒教經典闡釋學的新局面。這一雜糅今古文的經學,被人稱為 “鄭學”,魏晉以后的經學,主要是鄭學。唐太宗命孔穎達編纂 《五經正義》,其中 《詩》、《禮》 二經,就是采用鄭玄注。鄭玄以精通“三禮” ( 《儀禮》、《周禮》、《禮記》) 名世,他從訓釋名物制度入手來解讀經典文本的學風,對后世的學術研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清代乾嘉學派為打倒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而倡導 “復興漢學”,其所謂 “漢學” 就是以鄭學為宗的實證之學。他對古代學術的影響,已經超出了經學的范圍。
上一篇:哲學·學派·道家
下一篇:政治學·制度·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