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耿湋
湋, 寶應元年進士, 為左拾遺。 詩有“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朋疏”,世多傳之。(計有功 《唐詩紀事》卷三○)
湋大歷中左拾遺, 詩平正。 (方回 《瀛奎律髓》 卷二)
詩才俊爽, 意思不群。 似湋等輩, 不可多得。 (辛文房 《唐才子傳》 卷四)
湋詩不深琢削, 而格調自勝; 不加繪飾, 而詞旨自華。 古詩數篇,頗近魏晉。要之,生有高性而寡夙學者也。然當世學子,雖復精思遠詣,固當心靈相下。(徐獻忠 《唐詩品》)
耿拾遺詩舉體欲真。“家貧僮仆慢,官罷罷友朋疏”,淺言偏深世情。上第五相公八韻,宛致可憫,時訝其不當作,何也? (胡震亨 《唐音癸簽》卷七)
耿湋詩善傳荒寂之景, 寫細碎之事, 故鐘、 譚表章皆當,無失入者。至其所遺,如“暮雪余春冷,寒燈續晝明”,深肖山寺。“幾度曾相夢,何時定得書”,酷似懷人之緒。《沙雁》篇尤有寄托,中聯云“還塞知何日,驚弦亂此心。夜陰前侶遠,秋冷后湖深”,讀之令人凄然。(賀裳 《載酒園詩話》 又編)
耿拾遺詩意境稍平,音響漸細,而說情透漏,尚不減盧允言諸子。(喬億 《大歷詩略》)
其源出于孟浩然、劉長卿,淡靄春云,淵澄秋水。“長云迷一雁,漸遠向南聲”,則發端神遠,雖猶常語,自足緣情。《發南康》一首,乃大似小謝。(宋育仁 《三唐詩品》)
其詩獨取自然,不深琢削,而風格自高于諸子。(丁儀《詩學淵源》卷八)
上一篇:唐詩·典籍論·別集·羅隱集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聶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