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象煉境《象中有人》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佳處在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八)
【詩例】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解析】
寫景詩當然首先要形象鮮明,突現景色的特征,更主要的還應象中有興,景中有人,情意盎然,這才能使全篇鮮活有神,增光生色。如果見景不見人,冷漠無情,勢必索然乏氣,好景也將死于句下,更談不上韻味深長了。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寫下的這首《錢塘湖春行》,詩中處處有景,也處處活動著詩人的身影,確是“象中有人”,句法靈活,生動表現出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是一曲優美的春的頌歌。
詩人一出場就置身在西湖“孤山寺北賈亭西”的賞景佳處。春水初漲就與湖堤相平,放眼望去,遠處的閑云也輕輕地飄蕩在湖面之上,逗引著詩人的游興。接下去,詩人緊扣住題中的“春行”,展開了一幅幅色彩繽紛的宜人畫圖。你看他信馬由韁,緩緩在堤上漫游。一會兒看到有幾處早鶯在嘰嘰喳喳地飛躍騰跳,爭著搶占向陽的暖樹,顯然那還是略帶寒意的早春景象;一會兒又看到兩三新燕在輕輕地啄著春泥,似乎要磨礪它們的小嘴,準備到誰家去構筑新巢。一團團、一簇簇的野花綻開了,將越來越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那嫩綠的草地長得剛好能沒住馬蹄,踩上去軟茸茸地好不舒服。這一個個美景都是詩人從行進中看到、聽到、感受到的,充滿了蓬勃的生氣。我們從這里可以充分體察到詩人那天的心情是何等舒暢,游興是何等濃郁。陶醉在這樣美妙的大自然的懷抱中,詩人應該感到極大的滿足了,但詩人最后卻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這一路行來的“湖東”“白沙堤”,掩映在“綠楊陰里”,是那么賞心悅目,玲瓏可愛,我怎么游也不會感到滿足啊!詩人的贊賞真達到了推崇備至、無以復加的地步。
如何做到象中有人?首先,詩人必須將自己的整個身心融合到客觀的景物之中。景是詩的軀殼,人與情則是詩的靈魂。聰穎的詩人驅使筆墨,一定能融情入景,使一切景語皆成為情語,導致全篇的境界精神盡出。梅圣俞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王夫之也說:“煙云泉石,花鳥苔林,金鋪錦張,寓意則靈。”(《姜齋詩話》)這里的“意”,主要就是指情說的,寫景詩就應在山光水色之中反映出詩人美好的心靈。其次,詩人應具有細致的觀察力和高度的表現力,能夠在靜觀默察之中,發現常人不易發現的自然界的奧秘,表達前人沒有表達過的新意新境。這首詩中的“早鶯”、“新燕”、“亂花”、“淺草”都屬西湖早春的景物,是經過詩人細心的觀察然后選用的,分別加上“幾處”、“誰家”、“漸欲”、“才能”的詞語修飾,就生動準確地傳達出詩人在堤上春行顧盼驚喜的激動心情,使全詩躍動著一種清新明快的歡暢情調。最后,象中有人也不能寫得太直露,以微微逗起、隨處暗示為最妙。熟味此詩,我們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構象煉境《意象超脫》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構象煉境《象外追神》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