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言近旨遠》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崩盍x山此詩非夸徐妃,乃譏湘中也。義山詩佳處,大抵類此。詠物似瑣屑,用事似僻,而意則甚遠,世但見其詩喜說婦人,而不知為世鑒戒?!坝裉彝档脩z方朔,金屋妝成貯阿嬌。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贝嗽姺强渫跄赣裉?,阿嬌金屋,乃譏漢武也?!溲越歼h,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
【詩例】
茂陵
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內苑只知含鳳嘴,屬車無復插雞翹。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
【解析】
張戒所說的“其言近而旨遠,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反映了文學作品用語言塑造形象時,以小見大,以少總多,以近知遠的特點。他的這一觀點,是源于《易傳》的。所謂“言近”,是指寫近切的事;“旨遠”,是指反映出普遍、深遠的意義。李商隱的詠史詩,大多是“言近而旨遠”的佳作?!睹辍繁闶瞧渲兄弧?/p>
此詩作于會昌六年(846年)春,武宗服金丹久病而卒之后。武宗昏庸無能,但其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沉湎女色,寵王才人;迷信道教,服食丹藥,在京城修望仙臺以冀仙人降臨而得道升仙。這些蠢行和劣跡,都酷似歷史上的漢武帝。詩人有感于此,慨然而作此詩,借古諷今,以“為世鑒戒”。
茂陵是武帝死后的葬身之地。詩人詠武帝,而以《茂陵》為名,是處處將其生前的作為與死后的現實進行冷峻的對比,雖不著一字評騭,但諷諭之意,灼然可見。首聯兩句先從武帝的“武”字入筆,寫他好大喜功,勞兵襲遠。據史書記載: 武帝派兵伐大宛,得千里馬,名曰“蒲梢”; 又派使者采來西域的苜蓿、石榴,遍種于京郊。這兩句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寫武帝開拓疆宇的顯赫武功,其實是諷刺他窮兵黷武而于己無補?!皾h家天馬”今猶有遺種,“苜蓿榴花遍近郊”的景況也是古今如一,而武帝卻早已灰飛煙滅。這不是說明他徒勞而無益嗎?頷聯“內苑只知含鳳嘴,屬車無復插雞翹”,寫武帝荒于政事,游獵無度?!昂P嘴”,即以口濡化膠。《十洲記》記載:西域國王遣人向武帝獻仙人以鳳喙、麟角所煮之膠,后武帝到華林苑射虎,弩弦斷,內侍以口濡此膠,以粘接弩弦,終日不斷。這兩句意為:內苑侍從只知以口濡膠,接續弩弦,卻不知壽命是無以接續的,武帝死后,插著飾有羽毛旗幟(“雞翹”)的侍從車子,就不再出行了。這里詩人以弓弦可接而壽命難延,生前的游獵與死后的寂寞進行鮮明對比,顯示了武帝的愚蠢可悲。頸聯“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寫武帝喜好神仙與迷戀女色。武帝生前煉丹求仙,夢想長生不老,據說東方朔為其偷得王母的玉桃而倍受寵愛; 阿嬌貌美,武帝愿以金屋貯之,故當皇后以后擅寵嬌貴。但事實上是,阿嬌當皇后不久,便因色衰而被棄長門宮;武帝也并未因服丹求仙而長生,反倒加速了死亡。詩人雖沒明言這一事實,但卻在不言之中表露得一清二楚,因而這兩句也隱含著欲望與結局的對比。末聯兩句,感慨賢才的不遇。武帝派蘇武出使西域,十九年后才歸,已須發皆白,此時武帝已成為風雨蕭蕭中的茂陵荒冢,因而不能得其封賞。“茂陵松柏雨蕭蕭”一句,以無情的現實,否定了武帝生前的一切愚蠢作為,揭明了詩旨。
藝術的生命,美的秘密,都在于用有限的具體形象去表現豐富的生活。張戒認為此詩“乃譏漢武也”。僅這樣理解,就把此詩的寓意領會得太淺了。詩人“譏漢武”,這是不言而喻的,但詩人的用意并不止于此。武帝是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詩人寫武帝,特意選擇他與武宗相類似的愚蠢之處而加以刻畫,其意圖是很明顯的,即托古而諷今,矛頭是對準武宗的。再聯系詩人的遭逢來看,詩中還寄寓著詩人懷才不遇、沉淪下僚的感喟。張采田《李義山詩辨證》說:“唐人遷官、卑官多好以賈誼、蘇武借喻。此‘蘇卿歸國’,義山自比也?!痹娙藢懘嗽姇r,正是為母服喪期滿,復歸長安,重官秘書省正字不久。詩中至老歸國,故君已逝,不得封賞的蘇武,也是詩人復歸長安,武宗死去,仍不得升遷的自我寫照。另外,此詩雖寫漢武,卻概括了一切封建皇帝的本質特點,因而它對任何一位皇帝都是一個當頭棒喝,具有普遍的諷諫意義。此詩可謂一石三鳥,“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文心雕龍·宗經》)用張戒的話來說,也就是“言近而旨遠”,因為唐人對武帝的故事是極為熟知的,詠武帝就是寫迫切的事,即 “言近”。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相反相成《渺小題運以大議論》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相反相成《反語相映》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