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吏人為豨所詿誤劫略者[1],皆赦之[2]。》鑒賞
上自往,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漳水[3],北守邯鄲,知其無能為也。”趙相奏斬常山守[4]、尉[5],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6]。”上問曰:“守、尉反乎?”對曰:“不反。”上曰:“是力不足也。”赦之,復以為常山守、尉。上問周昌曰:“趙亦有壯士可令將者乎?”對曰:“有四人。”四人謁,上慢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四人慚伏。上封之各千戶,以為將。左右諫曰:“從入蜀、漢,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若所知!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7],未有至者,今唯獨邯鄲中兵耳[8]。吾胡愛四千戶封四人,不以慰趙子弟!”皆曰:“善。”于是上曰:“陳豨將誰?”曰:“王黃、曼丘臣,皆故賈人[9]。”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購黃、臣等[10]。
【段意】 寫陳豨反后,漢王至邯鄲采取收買人心的策略。一是赦免了因陳豨造反而受連累的趙、代官吏;二是讓負有丟失常山二十城責任的常山守、尉官復原職;三是封給趙國四名未有寸功的壯士每人千戶;四是用重金收買反將王黃和曼丘臣來降。
注釋
[1]詿(gua)誤:貽誤,連累。[2]皆赦之:恐為衍文。因此句之前已有“乃赦………”之句。[3]漳水:衛河支流,流經河南、河北邊境。[4]常山: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元氏縣西北。[5]守、尉:郡守和郡尉。秦時在郡里設郡守、郡尉和郡監三個主要官吏。[6]亡:失去。[7]羽檄(xi): 以鳥的羽毛插在檄書上謂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之意。[8]中兵:發兵。[9]賈(gu)人:商人。[10]購:重金收買。
上一篇:《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后歲馀,賈生征見.》鑒賞
下一篇:《史記·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信武侯靳歙,以中涓從[1],起宛朐[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