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鑒賞
楚救陳,軍于城父[1]。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2]。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3]。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4]。”于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于野[5]。不得行,絕糧,從者病[6],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7],小人窮斯濫矣[8]。”
子貢色作[9],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10]?”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11]。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12]?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13]?”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14],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15]。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16]。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人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 使爾多財,吾為爾宰[17]。”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段意】 孔子準備應楚國之聘,為陳蔡大夫派人圍困;孔子照常講誦弦歌,而弟子們不免恐慌;孔子逐個開導,不厭其煩,并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圍解。
注釋
[1]城父:陳邑,后屬楚,在安徽亳縣東南。[2]此句說:孔子所批評的確中各國弊政。[3]設行:施設和行為。[4]用事大夫:執政的大夫。[5]發徒役:征派兵丁。[6]從者病,莫能興:從行的人都餓得立不起來。[7]固窮:耐窮。[8]濫:泛濫,指不能堅持平時的節操。[9]色作:變了臉色。[10]然,非與:是的,不是么? [11]這兩句出詩經,孔子引用來表達的意思是:我們不是兕(si)和虎,為什么被圍困在這曠野里呢? [12]意者:猜想的話。[13]知:同“智”。少貶:稍稍降低標準,遷就一點。[14]稼:耕種。穡:收獲。[15]為順:必使人滿意。[16]為容:必使人接受。[17]這句說:如果你很富,我為你理財。
上一篇:《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遂適衛,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1].》鑒賞
下一篇:《《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