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鑒賞·五藏山經·中山經·中山一經》鑒賞
【鑒賞】中山一經的內容早已缺失,其記述的地理方位在今日秦嶺南麓漢水、丹水的上游地區。現存郭璞版《山海經》的中次一經是從北次二經亦即北山二經脫落下來的,有關內容可查閱本書北山二經。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就有繪制自然地理圖和人文地理圖的傳統,由于地圖具有重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價值,因此許多古圖都是歷代秘傳的。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在爭奪周王室繼位權的戰爭中失敗,他攜帶周室典籍投奔楚國,定居在今日河南省的南陽,為了有朝一日重新復位,王子朝將周室典籍秘藏起來。與此同時,王子朝也送給楚國一批見面禮,除了青銅器、珠寶、工匠之外,也包括一些珍貴的圖書典籍,其中就有《山海經》。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原本是最有實力能夠取代周天子統一天下的諸侯國。但是,自商鞅變法后,秦國異軍突起,虎視眈眈欲吞并六國,楚國首當其沖,秦楚成為相鄰的敵對國。在這種情況下,秦楚邊界的秦嶺南麓漢水、丹水上游地區的地圖就變成高度的軍事機密,而《五藏山經》26條山脈恰恰缺失這一地區的內容。
有鑒于此,我們有理由考慮這樣的可能,即楚國為了安全起見,將《中山經》里記述漢水、丹水上游地形地貌的圖文內容單獨抽出秘藏,從而導致原本中次一經與《五藏山經》脫離并失傳。事實上,在先秦諸子中,唯獨楚國重臣兼學者、文學家屈原,在其著作《楚辭》中引用《山海經》的內容最多。例如,北山一經的足訾、竦斯,就見于《楚辭·卜居》。
上一篇:《山海經鑒賞·五藏山經·東山經·東山二經》鑒賞
下一篇:《山海經鑒賞·五藏山經·中山經·中山七經》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