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乘·柯壽鞠》解說與賞析
載于《里乘》第4卷。作品描寫廣陵樂工之女柯壽鞠,幼喪父母,被無賴叔父賣入勾欄。二十歲時自己拿出千金脫籍,請狎客某甲幫助物色一個才貌俱佳的人白頭偕老。有山陰陶公子,青年俊美,艷柯女之名,兼貪其資,賄賂某甲,求為說合。柯女與陶公子成婚后,兩情繾綣,誓同生死。過了一段時間,陶公子提出要捐官,無奈資金不足。柯女給他拿出五千銀子,陶公子與她約定日期后珍重而別。過期,公子不回,又無消息,柯女找到某甲,甲支吾不過,說出陶公子已攜金還鄉,根本沒去謀官。柯女知道已被陶某所賺,便帶上媼婢,買船直至山陰,賃屋而居。待陶公子母親壽誕之日,壽鞠登門祝壽,當著眾賓客的面把陶公子羞辱得無地自容。她回到廣陵以后,幡然改變主意,覺得一誤不能再誤,一定要找一個中年名士并且有官職的,方能白頭偕老。正好有個淮安府學教授周某,五十喪偶,于是壽鞠做了他的繼室。一年后壽鞠生了一個兒子。周教授擅長經營生意,壽鞠罄箱拿出十萬銀子給他做本錢。周教授經營了三年,得利息三十萬。一日設席,請壽鞠上坐,還她十萬本錢,然后把她連同她生的兒子一起趕了出去。壽鞠攜子挾金再度回到廣陵,總結兩次上當受騙的教訓,決計不再嫁。大治宅第,購買良田沃產,選擇老成干練的仆人經營,自己親自核算,又請名師教子。四十歲后改號瘦菊老人,風骨珊珊,看上去就像二十幾歲的人。
這篇作品所描寫的柯壽鞠是一個風塵女子。她是被無賴叔父賣入勾欄的。從童年時起她就失去了父母憐愛和家庭溫暖,過著任人擺布和嚴格管束的非正常人生活。十幾年的風塵苦難使她對正常人的生活強烈向往,她努力積攢資財,以千金自己脫籍,像小鳥出籠一樣,她吸到了新鮮空氣,展開翅膀飛翔,在她看來,自己年輕貌美,又有資財,完全可以找到才貌兩全的郎君作為終身依靠。然而,她畢竟還是太單純了,把復雜的社會看得太簡單了。她以善良的愿望對待社會,而社會卻不能以平等的地位對待她,她哪里知道,戴著一付假面具的陶公子,正在向她的錢袋伸出貪婪的手。這樣的婚姻結果自然可知,然而壽鞠卻把自己受騙的原因只歸結為陶公子“言大氣浮”。于是她只在這方面吸取了教訓,又將自己委身于“中年名士而在官者”,以為這樣便不會一誤再誤。豈料這個身居府學教授的中年名士,更是個居心叵測,老而無恥之徒。他娶柯壽鞠不是為了白頭相守,而是垂涎她的厚資,比陶公子的胃口更大。一旦他借本生利,使子孫不憂凍餒之時,便把壽鞠連同她生的兒子一腳踢開。說出她“出身平康”,“亦不合儼然聘為繼配”的謎底。到這時柯壽鞠才真正醒悟,她一誤再誤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平康出身永遠是不能與這些文士處于平等地位的,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別人身上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她有了這樣的認識后,從此不再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親自經營,自食其力,不僅保證了自己的獨立生活地位,而且保證了自己的獨立人格。她在認識上和行動上的這一飛躍,標志著一代婦女的覺醒。這一飛躍使她們似乎懂得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只有自身經濟上的獨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自食其力,才是自身解放的唯一道路。自唐人小說以來,描寫妓女生活及與命運抗爭的作品很多,而且多有名篇,如《李娃傳》、《霍小玉傳》、《王魁傳》、《負情儂傳》等。這些作品中塑造了眾多美麗、善良、俠義、剛烈的妓女形象,使古典小說的園圃更加五彩繽紛,但像柯壽鞠這樣初具現代意識的妓女形象,以前是不曾有過的。本篇與《袁姬》相比,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表現手法,后者為了突出阿翠的機敏、果斷,表現她守如處女,出如脫兔的特點,采用了傳奇式的表現手法,其情節起伏跌宕,其人物形象撲朔迷離,其故事具有緊張奇險的趣味。而本篇,重點在于表現柯壽鞠天真善良的愿望得不到實現,反而一再受騙,在與命運頑強抗爭中提高了對社會和自身的認識。因此在描寫這一形象時,作者采用了質樸的平鋪直敘的寫實手法。這樣表現,更增加了作品的真實感,因而也提高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紅樓夢·林黛玉》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