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顰集
明代文言短篇傳奇小說集。三卷二十五篇。題“漢陽縣儒學教諭南平趙弼撰述,漢陽府知府新安王靜訂正”。趙弼,字輔之,號雪航,南平(今四川巴縣)人。成書于明宣德初年。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明宣德王靜刊本,藏原上海市文管會;日本江戶寫本,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1957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明宣德王靜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日本江戶寫本。
此書作品以人物傳記為主,形象十分生動,且也有少量冥幽鬼怪故事,多為陰德報應(yīng),勸善懲惡之作。題曰《效顰集》,乃作者仿效宋、明著名小說家洪邁、瞿佑之作,然囿于才情,其影響略遜于洪、瞿。后世的小說、戲曲中多有從中擷取創(chuàng)作題材的,可見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應(yīng)予重視。
日本江戶寫本《效顰集》
正文書影
明宣德王靜刊本《效顰集》
正文書影
蜀三忠傳
元末至正年間,明玉珍率數(shù)萬軍隊攻打蜀地。蜀地的行政長官朗革歹、完者都、趙資,憑借險要地形奮力抵抗。明玉珍面對眼前的強硬對手一籌莫展。于是用計詐作元朝兵馬一舉攻克成都。明玉珍將三人的家小眷屬押往嘉陽,以此相要挾,企圖誘降三人,三人深明大義,不為所動。后來由于孤軍無援,在退守隆州的路上被捕,寧死不屈,以身殉國。
玉峰趙先生傳
趙廷璋是當?shù)赜忻纳裢?年長后,不愿求仕,只在鄉(xiāng)里教書授徒。至正年間,天下大亂,加之癘疫大荒,死者不可勝計。其好友戴仲章也患病身亡,戴妹賽娥無依無靠。趙將賽娥視作自己的妹妹,并接至家中。賽娥姑娘容顏秀美,端莊淑麗,因喜歡廷璋的才貌豐儀,頗有以身相許之意。趙以“兄妹如何能夠成婚”相辭,但更關(guān)愛備至。后來天下太平,趙隱于樂績山中,每日徜徉在云林山水之間,撫琴賦詩,自娛心靈。
鐘離叟嫗傳
熙寧九年冬十月,王安石因為愛子王雱病逝,內(nèi)心悲痛,無法靜心,遂離京前往江寧任職。一路上微服私訪。某日來至村落,向一老翁借宿。老翁與王安石談起時政,將王公所推行的新法說得一無是處,談及新法給天下百姓所帶來的危害時咬牙切齒、恨之入骨。王安石面對此景汗顏羞愧,如坐針氈,不敢逗留,倉皇向前趕路。又行數(shù)十里,來到一村落,住一老嫗家。老嫗喂豬雞時,以“王安石”來稱呼之。王安石甚為不安,詢問原因,老嫗就將新法給百姓帶來的災難一一訴說,王安石不禁愧悔難當,徹夜難眠,須發(fā)皆白。這則故事夸大了新法的社會危害,大概是反對派的一種政治宣傳。
鄷都報應(yīng)錄
渝州士人在酆都看到鄷都大帝分別審判漢武戾太子、晁錯等人的案件,將歷史上善惡人物分別置于仙界及陰問,以示蒼天賞罰分明,這是后代士子對歷史的一種評價方法,借助于因果報應(yīng)表達自己崇尚忠節(jié)、痛恨奸佞的歷史觀。
續(xù)東窗事犯傳
錦城士子胡迪,生性耿介,善惡分明。一天讀秦檜《東窗傳》未竟,就勃然大怒,大罵亂臣賊子,慨嘆“天曹默默緣無報,地府冥冥定有私”。不覺昏然睡去,終被兩位皂衣公人邀請參觀閻羅殿。閻王訓斥其不知讀書識禮,徒發(fā)怨天尤人之嘆。誰說地府有私情?人間報應(yīng),一一應(yīng)驗,在夜叉帶領(lǐng)下胡生參觀地獄,天地無私,鬼神明察,歷代奸佞如秦檜父子及秦檜之妻王氏、章惇、蔡京父子,漢之張湯、竇憲、梁冀、董卓等人,皆在其間遭受懲罰,苦不堪言;而忠臣義士均享有優(yōu)渥的待遇,其樂融融。
木綿庵記
賈涉與婢女有私情,這一婢又和仆人似兒、道兒也有勾搭,遂生賈似道。賈似道因姐姐為理宗貴妃,則攀附權(quán)勢步步高升,竟終居相位。賈似道當權(quán)之后,欺君罔上,陷害忠良,為非作歹,作惡多端。后來被革職放逐,至福建漳州木綿庵,為監(jiān)送人鄭虎臣所殺。
上一篇:《抄本小說》介紹|賞析
下一篇:《曇花偶見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