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晴雯屈天》解說與賞析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女奴晴雯,因為眉眼長得像林黛玉,被王夫人罵為“狐貍精”,以至在“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情況下,“現從炕上拉了下來”,趕出了大觀園。第77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和第78回“癡公子杜撰《芙蓉誄》”所寫的晴雯之死乃是一首哀艷的詩篇,曹雪芹以其飽含摯愛、同情與悲憤的筆觸完成了晴雯形象的最后一筆。
此前,曹雪芹在各種場合描繪了晴雯的音容笑貌,在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中刻劃了晴雯的坦蕩無私、熱情勇敢和嫉惡如仇。在作者筆下,晴雯自始至終表現了反抗者的骨氣,她身為奴隸而堅決反對諂媚主子、出賣自己的奴性;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以此自傲,決不向統治者乞求饒恕。在這一點上,晴雯不愧是《紅樓夢》中最有骨氣的侍女。
在晴雯與寶玉訣別一段血淚文字之前,作者有一節補敘晴雯生平的小傳。她自幼失去父母,賣與賴大家為奴,因“生得伶俐標致”而惹得賈母“十分喜愛”,賴嬤嬤就將她孝敬了賈母。她在賈母身邊長大,閱歷深廣的一品夫人賈母對晴雯有著最好的印象,認為“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亦即認為只有晴雯適合作寶玉的侍妾。賈母將晴雯給了寶玉,有其長遠的考慮。晴雯平時雖然口角尖利,但心地忠厚,連賴大也覺得她“為人卻倒還不忘舊”,因此又將她的姑舅哥哥收買進來。賴大的品評看似簡單,其實“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傳??芍琏槁斆黠L流所害也。一篇為晴雯寫傳,是哭晴雯也; 非哭晴雯,乃哭風流也?!比绻x者記得第3回對襲人性格的概述:“這襲人也有些癡處,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今與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個寶玉?!必M不就是“得新忘舊”的寫照?此處大寫晴雯之“不忘舊”,正是對晴雯忠厚善良的贊美。因而寶玉在《芙蓉女兒誄》中以這樣深情的語句提煉和概括了晴雯的美好品格:“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妹悉慕媖嫻,嫗媼咸仰惠德?!鼻琏┢焚|高潔,反被誣為“勾引”賈寶玉的“狐貍精”而逐出大觀園,天理何在?脂評指出乃“為聰明風流所害”,《芙蓉誄》則云:“孰料鳩鴆惡其高,鷹鷙翻遭罦罬 ;薋葹妒其臭,茝蘭竟被芟鉏!”“鳩鴆”“薋葹”正是妒嫉厭恨晴雯的奴才,向王夫人進讒的花襲人、王善保家之流。
晴雯被趕出大觀園后,早失父母的她只能在醉泥鰍哥嫂多渾蟲和燈姑娘家中找到一席容身之地。他們哪有心思照管,“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間房內爬著”。寶玉買通婆子來看望她,“獨自掀起草簾進來,一眼就看見睛雯睡在蘆席土炕上,幸而衾褥還是舊日鋪的”。她從怡紅院的“富貴溫柔鄉”被驅入“草簾、蘆席、土炕”的貧窮困苦之境,“舊日的衾褥”與周圍的景物正是最形象最刺目的對比。賈寶玉本已料定,“他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來的蘭花送到豬窩里去一般”,“那里還等得幾日”,然而當他親眼目睹這一切時,還是感覺難以接受,“心內不知自己怎么才好”。“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朧睡了”的睛雯,被寶玉喚醒,“又驚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病重的晴雯除了與寶玉相對哽咽而外,只能說出半句“我只當不得見你了”便咳嗽不止。她“已知橫豎不過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死”在她已經不是威脅,她所懼怕的是不能在死前再見寶玉一面,向他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然而,此刻她向賈寶玉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卻是:“阿彌陀佛。你來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這半日,叫半個人也叫不著?!苯又闶菍氂駷榍琏┑共璧囊欢渭毠澝鑼?,亦即另一形式的環境描寫:爐臺連著土炕,黑沙吊子的“茶壺”,“甚大甚粗”又有“油膻之氣”的“茶碗”,“絳紅的”“并無清香,且無茶味,只一味苦澀”的“茶”。怡紅公子幾曾見過這樣的貧困?晴雯也已離開這種環境“五年八月有奇”。住慣華美的怡紅院,用慣名貴茶具,喝慣普洱茶、老君眉的賈寶玉能不驚心! 而“往日那樣好茶,他尚有不如意之處”的晴雯,得了半碗“茶”,竟像“得了甘露一般,一氣都灌下去了”。穎慧的賈寶玉由此悟得了“飽飫烹宰,饑饜糟糠”,“飯飽弄粥”的至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都“因女子之所歷始信其可”(庚辰本脂評),正是那包括晴雯在內的 “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封建時代女性悲劇喚醒了他的良知,促進并引導了他思想的邏輯發展,以至最后成為貴族家庭的叛臣逆子而不悔。
晴雯在臨死之前向寶玉控訴:“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貍精!我太不服。”至死也不服統治者的誣蔑,“私情密意勾引”寶玉的襲人被王夫人一口一聲地喚作“我的兒”,清清白白的晴雯卻被咬定為“狐貍精”,天理何在?她覺得“后悔”,“擔了虛名”,因為她“癡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在一處”,純潔的感情將來自能結果,不屑以肉欲去吸引所愛者如襲人之所為。于是,在臨終之前,她“將左手上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齊根鉸下,又伸手向被內將貼身穿著的一件舊紅綾襖脫下”給了寶玉,并要求穿上寶玉的小襖,“既擔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她那反抗者的骨氣,竟是至死不變! 她想著,“將來在棺材內獨自躺著,也就像還在怡紅院的一樣了”,誰知她到底未能如愿,她的尸骨以十兩賞銀的代價被焚化成灰?!都t樓夢》第5回警幻仙子曾謂“迷津”“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只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的確,賈寶玉正是由于林黛玉(木居士)、晴雯(灰侍者)的愛情洗禮而免失陷“迷津”(欲海),渡歸彼岸。晴雯與寶玉同居一室、同眠一床而能始終清白,則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關系的純潔可知,賈寶玉與其他女兒的關系清潔可知。寫晴雯至死“后悔”“擔了虛名”,正是為了襯托小說主角賈寶玉的品質,豈獨為寫晴雯而寫晴雯?
然而,晴雯與寶玉始終“各不相擾”,誰能證之?曹雪芹為我們推出了以淫蕩聞名的晴雯之嫂燈姑娘。她出場的第一句話就是:“好呀,你兩個的話,我已都聽見了?!彼竽懙卣{戲寶玉,寶玉“急的滿面紅漲,又羞又怕”,燈姑娘倒笑著放了手,且發了一通議論,“人的嘴一概聽不得的”,“方才我們姑娘下來,我也料定你們素日偷雞盜狗的。我進來一會在窗下細聽,屋內只你二人,若有偷雞盜狗的事,豈有不談及于此,誰知你兩個竟還是各不相擾。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錯怪了你們?!睙艄媚锶鐭糁髡樟亮耸聦嵳嫦?。程甲、乙本大加刪改,細寫燈姑娘調戲寶玉,以至晴雯氣暈之類,既顯示了刪改者的低級趣味,又顯示了刪改者對曹雪芹創作意圖的完全不能把握,實系敗筆。
晴雯死后,據說作了芙蓉花神。賈寶玉是否相信? 《芙蓉女兒誄》謂“聽小婢之言似涉無稽,以濁玉之思,則深為有據。何也?昔葉法善攝魂以撰碑,李長吉被詔而為記:事雖殊,其理則一也。”原來他知道丫頭所說晴雯去做芙蓉花神之說乃無稽之談。他之所以要找出根據令自己相信,是因為晴雯之死極不合理,極不公正。只有以她去做芙蓉花神的癡想,方可安慰自己深受傷害的靈魂;方才“始信上帝委托權衡,可謂至洽至協,庶不負其所秉賦也”:可以天國的公正來安慰逝去的晴雯之靈。其實,賈寶玉對晴雯的死因看得十分清楚:“因鬼蜮之為災,豈神靈之有妒? 毀诐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芙蓉花神的美好想象,賈寶玉實際上并不相信。然而他仍然“灑淚泣血”,“杜撰”了“一字一咽,一句一啼”的《芙蓉女兒誄》,并親自在芙蓉花前設祭,怡紅公子之“癡”,于此可見。而公子之“癡”,又恰恰與晴雯之“癡”遙遙相照,深為曹雪芹所贊美愛重。據庚辰本脂評,《芙蓉誄》“雖誄晴雯,實誄黛玉”:則在曹雪芹心目中,晴雯乃是堪與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相媲美的形象。第5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境翻看金陵十二釵簿冊,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晴雯判詞,這并非偶然的安排,顯示了作者對她品格的高度評價與深情贊譽,晴雯有知,當亦含笑。
上一篇:《紅樓夢·晴雯》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