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復夢
清嫏嬛齋藏版本《紅樓復夢》
扉頁書影
清嫏嬛齋藏版本《紅樓復夢》
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一百回。題“紅香閣小和山樵南陽氏編輯,款月樓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訂”。作者姓陳,字少海、南陽,號紅羽、香月、品華仙史、小和山樵、紅樓復夢人,廣東肇慶府陽春縣人。成書于清嘉慶初年。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四年(1799)蓉竹山房刊本;清嘉慶十年(1805)金谷園藏版本;清嘉慶十年(1805)本衙藏版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嫏嬛齋藏版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平湖寶蕓堂刊本;清光緒二年(1876)上海申報館仿聚珍版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1917年上海榮華書局石印本;1923年啟新書局石印本。1988年春風文藝出版社“紅樓續書選”排印本,198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紅樓夢》資料叢書·續書”排印嫏嬛齋藏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嫏嬛齋藏版本。
賈寶玉轉生于江蘇鎮江府丹徒縣大族祝家,名夢玉。其祖母松氏生鳳、筠、露三子,秋琴一女。三子共夢玉一子,格外寵愛。祝太夫人和賈母一樣憐老惜貧,鳳、露二子身染重病,相繼去世。但祝府女眷齊心協力持家,遂依舊發達,夢玉及眾丫環侍奉太夫人周圍,合府上下歡歌笑語不斷。
夢玉天生是個脂粉隊里的班頭,紅顏群里的領袖,無論是丫環、婆子、小廝、媳婦,一律關懷有加,愛護備至。對于貌丑女子更是憐惜,他認為正是因為缺少卞和、伯樂這樣的人來理解“媸皮裹著妍骨”的女子,枉送了許多無辜的性命。夢玉雖為情種,卻不犯淫,那些心愛的女子雖然做了自己的妻子,他依然敬重、親愛,于夫妻情外,多了一份骨肉情,因此,那些女子無不把夢玉當作托付終身的對象。祝太夫人雖有三子,孫子卻只有夢玉一個,為了給各房延續香火,由太夫人作主,先后給夢玉娶了十二房夫人。她們是松彩芝(林黛玉后身,祝太夫人的內侄女)、鞠秋瑞(香菱后身,祝家塾師鞠淵之女)、賈珍珠(即襲人,榮府王夫人義女)、鄭汝湘(秦可卿后身,松彩芝的姨姊妹)、竺九如(史湘云后身,原上元縣縣令之女)、梅海珠(晴雯后身,祝太夫人外孫女)、梅掌珠(薛寶琴后身,祝太夫人外孫女)、芳云(金釧后身,祝府丫環)、韓友梅(原賈府大觀園中狐仙后身,平民之女)、芙蓉(麝月后身,祝府丫環)。夢玉和她們親密無間,無正庶之分。
榮國府遵照賈政的遺囑,舉家遷回金陵老宅。此時,賈璉受高僧點化,在幫助鳳姐脫離苦海后,飄然出家,號稱白云僧,往來無蹤。每當賈府之人有難,便倏然降臨,予以援助。賈府內外大事一應由寶釵、李紈、平兒料理,賈環、賈蘭在外讀書。合府上下倒也井井有條。前世的夙緣使得祝、賈二府有機結緣。王夫人等與祝氏女眷們親如手足,彼此間互相照應。寶釵、珍珠成為祝家義女。賈探春新寡歸家,賈惜春亦重返榮府,而二人均被祝家收為義女。賈、祝兩府長一輩的女眷們結為姐妹,寶釵等年輕一輩亦義結金蘭。從此,賈、祝兩家往來不斷,均有復興之勢。薛寶釵與祝夢玉雖無夫妻之緣,但卻情同骨肉,彼此心靈感應。往昔大觀園諸釵結社、吟詩、斗酒、賞花的快樂重又縈繞在祝夢玉和“鎮江十二釵”身邊,南歸以后,儼然又覓到一個大觀園。她們共同的心愿是:“從此以后,貧賤勿棄,患難扶持,雖富貴,勿相忘。”團結一道的新姐妹們并沒有忘記舊交,珍珠等人悄然祭祀林黛玉之墳,淚灑黃土;祝夢玉為給林黛玉修墳,費盡心機,在墓中覓得拜匣一個,內藏黛玉小像一幅,夢玉遂認為自己當屬黛玉知己。
海盜滋事,民生受苦,賈、祝兩府上上下下又投入了報國除害的大業之中。柳緒(秦鐘后身,祝夢玉義兄)等人親赴戰場,立了大功。繼之,瑤人上層又勾結蠻邦作亂,嶺南節度使松柱(松彩芝之父)官拜大將軍,率兵討伐。寶釵等人亦團結強武有力的智慧男女組成鄉勇參戰。自從夢游幻虛宮了悟前身后,薛寶釵、賈珍珠等人已淡漠人生,把那往日的情腸擱起,風花雪月之事已隨風而逝。此時,她們心胸豁達,不再陷于兒女私情之中。幻虛仙子給薛寶釵服食了乾坤再造丹,增其膽智,又送她寶書三本,令其熟記,以便在戰場上叱咤風云。同時又令修云(鴛鴦后身,祝夢玉之妹)、海珠等人為寶釵助手。賈珍珠自從龍宮脫胎換骨之后,不再是閨中弱質,而是精通槍劍,且臂有鵬筋,成為薛寶釵最為得力的下屬。開戰之際,珍珠、寶釵力挫群敵。寶釵滿腹經綸韜略,珍珠武藝高強,探春督運糧草,最終大獲全勝。
因賈、祝兩府戰功赫赫,故各有封賞。松柱被封為定國公,桂恕擢兵部侍郎,祝筠擢太仆寺卿,寶釵封武烈夫人,贈賈寶玉為妙覺禪師,探春等各封為安人。賈府喜上加喜,榮國公之爵由賈蘭承襲,祝夢玉等人中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之職,王夫人封慈惠夫人。于是,眾男女進京謝恩。大家又齊返大觀園,舊地重訪,撫今追昔。薛寶釵一身歷經兩世起伏,參透人生百味。教子成名后,看破紅塵,同友梅、白飛云在如是園中潛心修道,得幻虛仙子點化,解脫成仙。祝夢玉同十二釵生兒育女,完成人生大事后,侍奉太夫人、王夫人等享盡自在之樂,后來俱成地仙。
上一篇:《筆梨園》介紹|賞析
下一篇:《終須夢》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