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燈迷史
清刊本《春燈迷史》扉頁書影
清抄本《春燈迷史》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艷情小說。十回。題“青陽野人編演”。青陽野人無考。成書于清嘉慶初年。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清刊本,藏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清抄本,藏荷蘭萊敦大學漢學研究院圖書館。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清抄本,1995年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排印清刊本。
唐朝玄宗年間,浙江杭州府仁和縣城里有一個少年書生,姓金名華字生麗。九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閻氏撫養(yǎng)成人。年方一十六歲,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人物標致,舉止風流。從小聰慧,七歲開始讀書,凡諸子百家、詩詞歌賦、三教九流無不通曉,乃是一個出類拔萃的男兒。閻氏愛如掌上明珠,著媒人四處選擇美貌女子,求結(jié)良緣,竟未有一個中意的。
左鄰韓印,家道殷實,近年開了兩處典當,自己只在家里受用。娶妻劉氏,只生了一個女兒,名叫嬌娘,今年一十三歲,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父母因女兒生得好,必要選個讀書才子才肯許配。兼因年已五旬,膝下尚無兒子,將來這偌大家私,卻教何人接管,老夫妻常常相對傷心落淚。幸虧女兒告慰雙親,自信以己之才貌、父母之家財,要擇一個風流少男,招贅為婿,日后生下一男二女,可為韓門根基。韓印夫婦甚以為然。隔鄰金家也曾遣媒來說親,初時只是推諉不決,今聽女兒如此一番道理,韓家也有招贅金華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晚上天朗氣清,月明星稀,照耀如同白晝一般。金華換了新裝,約了同窗好友崔棟一起上街觀燈,款步逍遙。在大街之上遇見韓家嬌娘帶了侍婢蘭兒也來看燈,互相注意,眉目含情。金華見到嬌娘,就像見了九天仙女,神魂飄蕩。嬌娘對金華也是頻頻顧盼不止。兩個在燈場上,雖只相距咫尺,卻是人多眼雜,不能言語相通。不想那崔棟忽然腹中不適,告別金華先行回家而去。這正合金華心意,就一直尾隨嬌娘左右,不忍遠離。燈場上又過來一隊龍燈,有一二百人,蜂擁而過,人群大亂,一時間把嬌娘和丫環(huán)沖散,分開兩邊。金華得此機會,喜不自勝,就擠上前去,一把拉住嬌娘去一旁說話。嬌娘知是金華,只是低頭不做聲。金華約她當夜三更在后園一會。話猶未了,人群已經(jīng)通過。丫環(huán)蘭兒大聲叫喊小姐,尋找過來。金華只得放了小姐的手,走到一邊去。當下燈散,各自回家。
三更后,嬌娘打發(fā)丫環(huán)去睡,自己下樓去后園相會金華。金華越墻過來,正在左顧右盼四下張望,嬌娘迎上前去,引了金華悄悄上得樓來,進了閨房。兩人在房中互訴相思,得諧云雨之歡。金華別了嬌娘,下樓越墻而回。此事卻被丫環(huán)蘭兒覺察。半夜,她聽見小姐房中響動,起身往門縫里偷看。這蘭兒年已十八,此中風情比小姐懂得更多些,不覺引動春心。次日,就與小姐悄悄說笑。嬌娘知道夜來之事已被她識穿,就許下蘭兒,準她與金華同歡。
正月十六日,是韓員外壽誕之日。韓印妹子守寡在夫家,有個女兒名叫潘俊娥,年已十六歲,生得溫柔標致,與嬌娘堪稱雙絕。俊娥此次隨母來韓家為舅父祝壽,晚上就與嬌娘同室而寢。半夜,嬌娘主婢掛念金華之約,不能安睡,直等到俊娥熟睡,才偷偷來到后園會見金華。俊娥半夜醒來,房中不見了嬌娘主婢,又聽后園有人聲響動,就下樓循聲尋至小屋邊,從窗口往里一瞧,發(fā)現(xiàn)三人正在行云雨之歡,少女含羞,回身欲待離去。卻被嬌娘出來,一把拖住,先說了情由經(jīng)過,又用言語挑逗。俊娥也動了春心,進屋與三人做了一路。
金華的仆人原子,年已二十三歲。昨晚起身小解時,見公子房中點著燈,卻不見人,直到天明,公子才爬墻回來,心中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這晚見公子又不在屋,也想過去聽聽風兒,倘或撞個丫環(huán),碰碰運氣,就也越墻而過,到了后園小屋,見無人影,卻在床上撿了一根汗巾。正要出門,恰好蘭兒進屋,被他一把抱住。天交五鼓,金華辭別小姐,越墻回家。
轉(zhuǎn)眼已到五月天氣,甚是炎熱。不想潘、韓二位小姐,均已有了四五個月身孕,漸漸無法掩蓋,只推有病,閉門不出。五月十三日,是韓印妻劉氏生日,俊娥又隨母來給舅母祝壽。當夜,劉氏與韓氏同夢月下老人前來說道:“你二人的女兒與金華有姻緣之分,如今二女已各懷孕。這是他們夫妻作的本分事情,不傷名節(jié)。”同夜,韓印及金華母閻氏都做了相同的夢。于是,劉氏、韓氏來到金家會見閻氏,三家共同商議,替兒女辦婚事。當月成婚,一夫二妻,快活過日子。丫環(huán)蘭兒配了仆人原子。后共生三子,分別取名為韓成嗣、金克昌、潘禧后。
上一篇:《明月臺》介紹|賞析
下一篇:《殺子報》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