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詩詳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杜詩全集校刊箋注本,凡25卷。清仇兆鰲撰。唐代詩人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以稷、契自許、懷抱忠君愛國和積極用世之心。遭遇生計仕途坎坷,飽經(jīng)動亂流離之苦,對唐王朝由盛轉衰時期的腐敗黑暗政治感覺深切,對人民的疾苦關懷至微,一并發(fā)之為詩,被后人譽之“詩史”。其詩歌藝術,眾長融合,諸體兼?zhèn)洌纫怨朋w鳴世,又藉律句驚人,風格集諸家大成,而以沉郁頓挫為主。其澤被后世,沾溉無窮,被論者推標為“莽蕩乾坤獨此人”。代表性作品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三吏”、“三別”、《登高》、《秋興八首》等。仇兆鰲(1685~1717),鄞縣(今浙江省鄞縣)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進士,曾任翰林學士等職。清初順康兩朝,治杜詩學者盛極一時,百年之間可以傳世之作不下數(shù)十家。仇氏崛興,匯各家之長,成一家言。其所引證之書,僅釋典道藏亦引至一二百種。唐宋以來所有注杜與各種詩話,幾乎搜羅無遺。其援引之書,近世未見傳本者頗多。《四庫全書》于清代所有注杜,存書者僅此一種,足見其價值。該書版本較多,以1979年中華書局重排標點排印本最為完善。其訂正誤字,改回清諱,卷首有“出版說明”、仇序及杜甫生平有關史料。卷1至卷23為詩,凡1439首;卷24為杜賦詳注,卷25為杜文集注。附編部分包括元稹《墓志銘》、名家序跋記、詠杜、論杜等。此書詩文編年,以朱鶴齡所編《年譜》為主,略有增益,其注詩體例,于每首詩題之下,首先指明作詩時地,解釋題目詞語,及有關全詩之諸問題。詩文之下,先釋大意,字句串解,時有評論發(fā)揮,其于詞語注解,尤為詳盡。注解詮釋之后,又輯各家評論,但“凡與杜為敵者,概削不存”。如遇有于詞語存歧義者,加以“附考”列舉諸說異同,以廣見聞。此書所采所論甚多細致精當。如注《房兵曹胡馬》“真托死生”句,引《東觀漢記》等4部古籍中馬救主人的故事,又如評《望岳》詩,此望東岳而作也,詩用四層寫意:首聯(lián)遠望之色,次聯(lián)近望之勢,三聯(lián)細望之景,末聯(lián)極望之情。上六實敘,下二虛摹。說得剴切中的。此書的缺點,前人述云:“尊杜太過”,常用封建道德觀念曲解緣情之作。
上一篇:《李自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夢溪筆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