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乘
清光緒五年(1879)抱芳閣藏板本《里乘》扉頁書影
清光緒五年(1879)抱芳閣藏板本《里乘》正文書影
清代文言短篇傳奇類筆記小說集。全稱《蘭苕館外集· 里乘》,又名《蘭苕館外史》、《留仙外史》。十卷一百九十篇。題“桐城許奉恩叔平”。許奉恩,字叔平,自號蘭苕館主人,安徽桐城人。成書于清光緒五年(1879)。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五年(1879)抱芳閣藏板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1915年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民國上海進步書局“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八卷;“掃葉山房叢鈔”本,四卷。1988年齊魯書社“清代筆記小說叢刊”排印本,199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中國筆記小說文庫”《清說七種》影印1936年上海大達圖書供應(yīng)社鉛印本,1995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筆記小說大觀》影印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1996年黃山書社“筆記小說名著精刊”排印抱芳閣藏板本。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問世后,“風行逾百年,摹仿贊頌者眾”。(魯迅語)文人墨客競相仿作。《里乘》也是這股潮流中一部頗有影響的佳作。收各類故事一百九十則。有志怪小說、傳奇,還涉及歷史、名人軼事,雖屬摹仿《聊齋志異》的佳作,但風格卻更近于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縱觀全書,侈談因果報應(yīng),說教較多。
《里乘》寫了不少因果報應(yīng)的故事,如《余徐二公軼事》敘述余夢巖、徐鐵蓀都因救人于急難,獲好報,壽至遐齡,子孫昌盛;《劉封公》敘劉封公毀家救荒,救人無數(shù),他的子孫官至尚書宰相。
《里乘》所寫神仙鬼怪、異事異物雖屬無稽不免荒誕,但也有不少有趣的民間傳說、習俗故事,透露了勞動人民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解、想像和良好的愿望。如《天妃神》介紹馬祖神(即天妃)的出身是福建莆邑林姓女子。《水仙王》敘述了“劃水仙”這種船只遇險求神的祈禱活動。《玄壇》把趙公元帥手中金鞭說成原是一根扁擔。
《里乘》也暴露了封建官場黑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現(xiàn)實。《某令》中七個無辜的百姓被冒作盜匪殺了頭。《當涂令》中縣官幕吏貪污賑銀四萬兩,造成餓殍遍野的慘狀。《雷擊某總?cè)帧窋⒛晨偙鵀榱私儇敿橐谷粴⑺懒艘患掖笮?連船夫也不放過。當然,作者不忘記交代這些人都受到了殘酷的天報。
《里乘》中有稱頌平民百姓智慧的《趙乙》,也有贊美綠林好漢俠義行為的《折差》,贊曰:“殆盜而近于道者歟。可謂盜不盜,非常盜也。”《金錢李二》、《少年客》中的主角也都是俠盜之輩。
《里乘》也有少量寫婦女題材與愛情故事的小說。如《杜有美》敘盧某妻子為女兒婚姻與丈夫爭論,《姮兒》寫怕老婆的某尚書,他妻子“船艄上前”的行徑,都十分有聲有色。另外幾則清官折獄的故事,如《張靜山觀察折獄》講有二姓爭奪祖墳地,官司打了三十年。張公假托城隍托夢,令二家各各先行在墳前拜別祖宗,從雙方別墓的神態(tài)上立判真?zhèn)?《張船山先生訊盜》寫萊州太守張公奉上司命令審問一個屢供屢翻的奸滑強盜,最終徹底將他制服。
陳太封公
山西陳翁是當今相國陳文貞的祖父。當年,家道貧寒,教書為生,年已四十而無兒子。生平僅積蓄銀子四五十兩。同村有族人子弟某,生活艱難,無錢過年。一夜,來偷銀子,被陳翁抓住。陳翁卻放了他,并把銀子全部相贈,令他回去好好過日子。事后也不聲張,安慰妻子說:“錢財?shù)檬?都是命中注定的。”不久,陳妻懷孕,連生了幾個兒子。某人得陳翁贈銀后,勤儉經(jīng)營,家道小康。后來得了一塊風水寶地,夫妻感激陳翁大恩,欲把風水地相送。但恐陳翁長者,公開送給他,必不肯受。幸虧陳家不富,葬親墓穴不深,夫妻倆乘黑夜悄悄把陳翁雙親的棺木遷到風水地。過了一年,陳翁得了孫子,即是陳文貞,果然少年登第,獲致高官顯爵。陳翁年至九十,壽享遐齡。
趙乙
無錫縣城某當鋪的后面,有一個十畝地大的荒廢園子。有人拿了一根又長又節(jié)多的竹篙來寄放,經(jīng)管理人同意,就倚在西墻邊。次日,打掃工趙乙看見了說:“這竹篙是江湖盜賊的信物,上面的竹節(jié)數(shù),就是暴客黨羽人數(shù)。這里不久會遭到盜劫。”管理人大驚,急忙報告主人。大家認為趙乙既然熟悉盜匪秘密,定會有解救的方法。于是請趙乙設(shè)法防盜。趙乙讓主人買來黃豆數(shù)百石,撒在園子里,厚度有一尺;又買大甕三十只放在墻根下。主人募集健兒一百多人來協(xié)助,都被趙乙拒絕了。一夜,月黑風高,趙乙命令熄滅所有燈燭,他一個人手執(zhí)鋼刀守在墻根下。果然,有一個賊人順著竹竿溜進園子里來,腳踏黃豆,滑倒在地。趙乙上去一刀斬下他的頭,順手丟入甕中。一會兒,又有一個跳下墻來,仍按前法殺掉,一連殺了十多個強盜。墻外盜賊,見同伙有去無回,卻又無聲無息,情知不妙,就逃走了。終于保住了倉庫。
雷擊某總?cè)?/strong>
南京長江上的江東橋水面,有某總兵的官船遭到雷擊,舟毀人亡,僅有一個燒飯的人卻被雷擊上岸來,得以幸存。他對人們說出了某總兵作惡的事情。原來,有某公子攜帶巨金,全家來京求官。黃昏時,看見江面有總兵府船只,大旗飄揚。他怕江中有強盜,就把船泊在官船旁邊,以求保護。總兵貪他的財產(chǎn),當晚縱容手下兵丁殺了某公子,搶了銀兩財物,還奸淫他的妻女。又把全船人連同船夫都殺死后拋尸江心,把船也燒掉了。這個燒飯的人心中不忍,不肯參與這件搶劫殺人的事情,所以上蒼才留了他一條命。
活佛
江南某書生客游在外,一日泊舟江邊,獨自上岸游覽,進入一座廟宇。見內(nèi)殿寂靜無人,就欣賞壁上的山水字畫,誤觸機關(guān),暗室的門大開。看見和尚正在里面與女子淫戲,大驚欲走。和尚們趕出來抓住他,要殺人滅口。書生苦苦哀求,和尚才答應(yīng)留他活命,但是把他頭發(fā)剃光,逼他吃了啞藥,每日三餐只許淡吃不給加鹽。一百天之后,書生肥胖白皙,但腰腿軟弱無力,不能行走。和尚擇了吉日,搭臺宣稱某日某時活佛肉身升天,引來了無數(shù)善男信女。縣令某公聞此奇事,微服前去私訪。看見活佛閉了雙眼淚下如雨,臺下堆積柴薪,就要舉火送活佛升天。縣令心中懷疑:“活佛升天,復何流淚?”立即派人通知廟里住持和尚說:“縣主即來拈香,送活佛升天,命你暫緩點火。”縣令到場后,托辭說當天不是吉日,叫和尚推遲一天送活佛上天。又不由分說命令當差把活佛連座抬進衙門。活佛不能說話,涕淚交流,幸虧尚能用手蘸了墨汁寫字,這才真相大白。翌晨,縣令到寺,對住持和尚說:“活佛有令,請主僧替代升天。”和尚大驚,跪下口稱知罪。縣令親自動手捆了和尚扔到臺上,下令點火,瞬間化為灰燼。寺里和尚各受刑責,眾婦女釋放歸家。書生用醫(yī)藥調(diào)理,送歸故鄉(xiāng)。
上一篇:《醒夢駢言》介紹|賞析
下一篇:《野叟曝言》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