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松疊翠圖
現代·吳湖帆作
紙本小青綠設色
縱一三三厘米
橫六八.三厘米
藏上海中國畫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時,上海舉行盛大的慶祝美展,吳湖帆繪制了一幅大件《雙松疊翠圖》參加展覽。
雙松疊翠圖
圖中虬松兩本,一闊葉,一細針,貞蕤秀挺,偃蹇溪畔,藤蘿盤繞,見其歲寒霜老而不減蔥蘢,細針松下紅樹低徊,搖曳生姿,頗具“一樹水邊明”之嬌姿,高遠處飛泉從山色空濛中垂瀉,穿巖越壑,幾經轉折,從山巖后噴石而出,進入近段地區,潺潺遠去。山石壑谷先以淋漓水墨勾皴點染,極墨分五色之效,然后籠以淡冶之石青石綠花青汁綠,多層次地敷彩,漸漸斡旋出之。這種水墨丹青(青綠)新合體,在明清間已見雛形,卻由吳湖帆在六十歲以后創制成熟,它集中體現在吳湖帆1958—1960年這三年的畫作中,如《龍湫觀瀑圖》、《九江秀色圖》、《廬山小景圖》、《浙東小景圖》,迨至《雙松疊翠圖》出現,這一體貌已臻爐火純青。此圖公開展出后,藝林震撼,畫壇風靡,認定乃罕見奇畫,評為吳氏傳世杰構。水墨丹青新合體山水畫,墨和色均要唱主角,不易畫得恰到好處,尤其是走婉約清麗一路,須按“擔夫爭道”之則,有“墨隱丹青,丹青隱墨”之妙,方得成正果,吳氏得之矣。此圖惹人注目處,乃在兩株虬松之間巧置一石,兀敷重青,而另有一堆水中之石則染以淡墨青、淡石綠和純水墨,襯托出“送青橫翠”之妍麗,還和溪左側小紅樹遙相呼應,宛如一對戀人在淺唱低吟……我對此圖尤深眷戀,曾作《唐多令》一詞寄意:“雙松森蔚久,疊翠永無休。小紅樹,搖曳招手。清波潺潺洗青石,隔水聲喁情幽。青山嫵媚透,桃源瞠乎后。聽飛泉,笙簧長奏。丘壑風流道不盡,宗師畫中堪游!”
作者何處來此通靈妙筆?我諦視畫幅良久,此景此情仿佛在宋詞中曾經相識,終于想起秦少游的名作《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舞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詞境逸情幽韻,挹之不盡,恍若穹窿在手,碧落入懷,正可為此圖作贊歌。湖帆先生詞人也,古今如此契合,不啻異代知己,兩家法門,千古絕唱,咸可標程百世。
世謂“畫中有詩”,而吳湖帆的《雙松疊翠圖》卻具“詞境”。
上一篇:《浙東小景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松溪雨過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