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畫意圖、重巒雪霽圖
現代·黃秋園作
紙本淺設色
前者縱 一 三六厘米
橫一○三厘米
后者縱一四八厘米
橫一○四厘米
中國畫簡筆不易,繁筆更難。簡筆是聰明人的畫,繁筆沒有相當功夫和修養及精力,是難以達到的。
黃秋園對習畫認為應首重臨摹,一是為了掌握中國畫用筆用墨之基本法,二是為了熟悉歷代各宗各派用筆、用墨、皴法之藝術特點,藉以融會貫通,攝其所長。有了這些,再到生活中去師法自然,不斷觀察、寫生,而后進入創作,那就既有傳統,又有生活了。
秋園的山水畫,從“宋人丘壑,元人筆墨”中得悟;對董其昌的用筆施墨更趨自由一點,有深刻理解;落實地步入了石谿、石濤的堂奧,深得“二石”神韻;在墨法上得力于黃賓虹,旋又透網而出,終于造就了一個“黃秋園”。
蔡若虹有一首贊秋園的詩:“丹青無意祭軒轅,膜拜西風市井喧。傳統幾曾蠶蝕盡?尚留碩果燦秋園?!?/p>
《宋人畫意圖》和《重巒雪霽圖》都是黃秋園逝世前一年甚能體現他的觀點和特色的最后作品。
宋人畫意圖
秋園的山水畫多矣!如《廬山高》、《匡廬勝境》、《層巖古木》、《朱砂沖》、《空朦山色》、《山隱幽居》、《深隱》、《井岡山》等圖,大都出自黃鶴、瞿山、髡殘、清湘等人之門,雖個人面目已見端倪,而離古人尚不太遠;唯《宋人畫意圖》和《重巒雪霽圖》卻不相同,在意境締造和筆墨特色上有相當大的突破。僅就皴法而言,他把五代荊浩的鬼臉皴、骷髏皴,南宋李唐的斧劈、馬牙、刮鐵皴,閻次平的彈渦皴等,化合在一塊巖石上,一座山峰里,結合自然,無僵硬拼湊之感,這是他經過長期對山石紋理的觀察,和對古人傳統皴法的體悟,幾經組合,脫穎而出,創制出新技法,用來描繪他特別喜歡的重山復水之丘壑結構,尤顯得英雄有用武之地?!端稳水嬕鈭D》畫的是晴秋氣高的季節,多用濃墨;《重巒雪霽圖》畫的是冰天雪地的隆冬,多用淡墨,均使用了新化合的皴法。兩圖季節有別,卻都顯得雄偉、森嚴、壯闊、幽深、杳渺,有幻夢般的仙境美,顯示出黃秋園卓越的丹青手腕,把祖國山河妝點得如此高華精美。
重巒雪霽圖
黃秋園在山水畫中布點,極擅勝場,他往往淡線勾用濃墨點,濃線勾用淡墨點。唯有這兩幅作品,除《宋人畫意圖》的山頭上略使聚攢之點外,幾乎不用苔點,全以勾勒和皴筆出之,處處以骨取勝,手頭上若無功夫,是不敢這樣畫的?!胺惫P更難”,這是秋園山水畫進入晚年后的一大特色,也是他最明顯的突破之處。
秋園在日,備受嫉忌,連省美協的會員都不是,蹭蹬以終。吟有一七絕:“花開花落度虛年,霜發低頭圖云煙。畫格高寒不入時,難換人間半文錢?!苯耠m譽溢寰宇,但此類可憎現象,畫壇中仍未泯滅,大可發人深思。
上一篇:《雄鷹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東方欲曉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