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擒將圖
明·商喜作
絹本重彩
縱二○○厘米
橫二三七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我國的歷史故實畫,尤其是傳奇式的人物畫,向來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一題材的創(chuàng)作歷久不衰。民間的年畫,自宋代以來,也往往以歷史故實、傳奇人物為題材。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征入畫院,授錦衣衛(wèi)指揮的商喜,擅長山水,更精人物,善于取神。他的《關羽擒將圖》是一幅著名的歷史人物圖。
盡管歷史學家對《三國志》中的“關云長”有這樣那樣的評議,可是千百年來人們常把關羽視為天神。明初統(tǒng)治者提倡繪制歷代忠義勇武的名將,以激勵臣屬對朝廷的效忠,例如在《南薰殿圖像》中就有周亞夫、岳飛等;而商喜既是宮廷畫家,當然要精心創(chuàng)造關羽的正面形象,以符合上意了。
水淹七軍,活捉曹軍將領于禁、龐德,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在晚年所建立的一件赫赫武功,《關羽擒將圖》則擷取了“關公審龐”的這個場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似未見把龐德縛在木樁上來審訊的細節(jié),這是商喜的藝術夸張,用龐德寧死不屈的鐵漢性格來襯托關羽威猛沉毅的氣概,從而把畫面激情推向高潮。
關羽擒將圖
全圖人物凡六,主要的自然是關羽和龐德。龐德上身裸露,赤腳,雙目怒睜,咬牙切齒,毫不畏懼;兩裨將在敲樁、繩縛、撳身,壓抑被審者的咆哮;關平拔劍威懾,周倉從旁吆喝——把整個審訊場面激化到了繃弦欲斷的程度。而關羽藍巾、綠袍,全身披掛,丹臉鳳眼,長髯飄拂,凝神危坐,似乎也折服龐德的“威武不能屈”;尤其是神態(tài)威嚴,氣宇軒昂,并非大發(fā)其火,不失大將風度。商喜開相生動,嫻于造形,線條縝密,色彩秾麗。人物間都互有呼應,特別是龐德掉頭不理,一裨將似欲扭轉他的頭顱逼他聽審,這一描繪增強了戲劇性的沖突。至于泉石補景,乃南宋院體山水遺規(guī),但出筆勁挺,砍斫有力,也切合整個場面的氣氛。但明人李開先在《中麓畫品》中卻對商喜只給貶辭,認為商喜的人物畫“如神廟塑像,四體矩度,一一肖似,然顏色既乏生氣,胚胎復是墐坭”,對照此圖,此說不免過分,無怪《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批評他“持論偏僻”了。
上一篇:《鼠石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聘龐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