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
釋義
爬上樹去找魚。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對,必將勞而無功。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
故事
春秋時期,孟子與齊宣王一起談治國之道。齊宣王告訴孟子,他想發(fā)動一次戰(zhàn)爭,以達到稱霸諸侯的目的。
孟子勸阻他說:“難道大王一定要動員全國的軍隊,讓將士冒著生命危險,使齊國跟各諸侯結(jié)怨,這樣您的心里才能痛快嗎?”齊宣王坦率地回答說:“我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最大的愿望罷了。”
孟子問他的愿望是什么?他笑而不答。孟子便用排除法提問,讓他一一回答問題。最后,孟子一針見血地指出:“您最大的愿望就是擴張領(lǐng)土,使秦、楚這樣的大國都來向您朝貢,做全天下的霸主,同時安撫周邊落后的外族。”
接著,孟子又勸阻齊宣王說:“如果用發(fā)動戰(zhàn)爭的做法來滿足您這樣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而且這種做法要比上樹捉魚更危險。因為,在樹上捉不到魚并不會有什么麻煩,而盡全力去滿足您這種愿望,將來一定會導(dǎo)致禍患。”
用典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璧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后漢書·劉玄傳》
上一篇:成語《終南捷徑》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罄竹難書》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