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千里莼羹
【出典】 晉·郭澄之《郭子》:“陸士衡詣王武子,武子有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東吳何以敵此?’陸云:‘千里莼羹,未下鹽豉。’”(據《太平御覽》卷八六一引)《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鼓耳!’”宋·陸游《劍南詩稿》卷二七《戲詠山陰風物》詩:“項里楊梅鹽可徹,湘湖莼菜最偏宜。”自注:“莼菜最宜豉,所謂‘未下鹽豉’者,言下鹽豉則非羊酪可敵,蓋盛言莼羹之美爾。”
【釋義】 晉時,吳地千里湖之莼菜羹被時人視為著名的美味佳肴。陸機在王濟面前曾以之自豪。詩詞中常用作詠吳地的典故。
【例句】 ①誰憐故山歸夢,千里莼美滑。(辛棄疾《六么令·用陸氏事,送玉山令陸德隆》1877)作者送陸氏歸吳中,詞中用陸機事切合其姓及吳地。②悠然世味渾如水,千里舊懷誰省。(唐玨《摸魚兒·紫云山房擬賦莼》3426)這里暗用本典以切詠莼。
上一篇:典故《千里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千里贈鵝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