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肅公堯咨①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②。嘗射于家圃③,有賣油翁釋④擔而立,睨⑤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⑥十中八九,但微頷⑦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耳。”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⑧所謂解牛⑨斫輪⑩者何異。
(《歸田錄》)
注釋①陳康肅公堯咨——宋人陳堯咨,宋真宗時曾任高官,善射,死后謚號康肅。
②自矜——自夸。③家圃——古代富貴人家在家中自設的射圃。④釋——放下。⑤睨(ni)——斜視。⑥矢——箭。⑦頷(han)——點頭。⑧莊生——即莊子。⑨解牛——《莊子·養生主》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寫庖丁在宰牛時,刀刃在牛的關節間如同游走一般,十九年宰牛數千頭而刀刃無磨損。⑩斫(zhuo)輪——《莊子·天道》中有“輪扁斫輪”的故事,寫輪扁砍削車輪,技藝精微,得心應手。
賞析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此并非虛傳,賣油翁就親眼目睹他“發矢十中八九”;康肅又“自矜”,賣油翁對他的箭術“睨之”、“微頷之”,他就心含不滿、居高臨下地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的回答是康肅公所意料不到的:“無他,但手熟耳。”這輕描淡述的一句,對康肅公卻無異是一記重重的耳光。康肅“忿然”自是情理中事了。“爾安敢輕吾射?”這一問,顯然矛盾已進入白熱化的程度。讓康肅公又沒料到的是,賣油翁卻從容地又是輕描淡述一句:“以我酌油知之。”這回答乍看似乎又可氣又可笑,而在康肅公一方,那定是“氣”壓過了“笑”的,甚至他心里會說:你酌油算什么?怎么能與我的箭術相比?我且來看你酌油,你若拿我開玩笑,看我怎么收拾你!這些,歐陽修沒寫,只是留下空白讓我們聯想罷了。歐陽修接著具體而細致地描寫了賣油翁的酌油絕技,這可真是“當世無雙”。賣油翁的行動不在展示絕技,而在明理——“我亦無他,惟手熟爾。”于是康肅公誠服了,讀者也信服了。但歐陽修并未就此帶住,而是重重地又下了一筆——“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原來歐陽修記此故事目的亦在明理,即熟能生巧。廚師庖丁解牛與輪扁斫輪的卓異絕藝,都是經過反復實踐把握了對象的規律而獲得的,歐陽修以此兩故事為論據,證明了“熟能生巧”這一論點的正確性和普遍意義。
這篇小品緊緊圍繞“熟能生巧”這一理論,巧設矛盾,多布懸念,在糾葛中展開人物性格,使故事的“趣”與道理的“信”并勝。
上一篇:《圣琵琶》原文|賞析
下一篇:《“隨筆”與我們這個時代》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