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唐寅
明代畫家。字子畏,一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吳(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販之家。少有俊才,博雅多識。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中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第一名解元。翌年,伴同江陰徐涇北上赴京會試,因牽涉科場舞弊案,“下詔獄,謫為吏”。正德九年(1514),投奔江西寧王朱宸濠幕下,后發現朱有不軌之意,遂脫身返回蘇州。兩次遭際,使其灰心仕途,筑室于桃花塢,潛心詩文書畫以終??部澜洑v使其形成狂放不羈、玩世不恭的性格,自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其詩文流暢通俗,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合稱“吳中四才子”;書法師趙孟頫,風格奇峭,俊逐逸群。精于繪畫,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工。初師周臣,后師沈周,取法李唐、劉松年,又博取眾長,他師古而不泥古,又游名山大川師法造化,因修養深,閱歷廣,故能出町畦而自呈風貌。其作品既有職業畫家的嚴謹縝密,又具文人畫家的清逸灑脫。其山水畫,“以超逸文筆作南宋人畫法,李唐刻畫之跡,為之一變”,呈院體風貌。多描繪雄偉奇險的叢山峻嶺,石質堅凝,氣勢深峭,布局較疏朗,剛中帶柔,粗中有細。筆墨精謹爽利,秀潤雅致,以細長清勁線條皴勾勒山石,細秀、圓轉而自成一格。亦精人物畫,繪古今仕女及歷史故事,造型準確優美,情態飄灑高雅,富諷喻世態之意。早期以筆巨重彩為主,線條清勁,設色妍麗;后兼長水墨寫意,筆墨流動,揮灑自如,筆簡而意賅。其仕女畫尤有特色,對后世影響較大。所繪亭榭園林及文人逸士生活場景,景色平遠簡約,用筆精細圓潤,墨色融和清麗,格調秀逸瀟灑,更多文人畫意趣。其畫花鳥,喜用水墨,清雋峭利,畫法介于沈周、林良之間,工穩而不一味精謹,灑脫又非隨意紛披,秀逸活潑而生趣盎然。其畫有名于時,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傳世作品頗多,山水有《騎驢歸思圖》(藏上海博物館),《山路松聲圖》(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等;人物有《秋風紈扇圖》(藏上海博物館),《四美圖》(藏故宮博物院),《桐陰清夢圖》(藏故宮博物院)等;花鳥有《枯槎鸚鵒圖》(藏上海博物館),《墨梅圖》(藏故宮博物院)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上一篇:對歷史進步產生重大作用的事件·周公致太平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