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摩的侄兒》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文學家狄德羅開始寫作于1762年的對話體小說《拉摩的侄兒》,生前僅以手抄本流傳。作者死后約40年的1823年根據歌德1805年的德譯本回譯為法文出版,1890年才發現此書的原文。小說的主人公是音樂家拉摩的侄兒,對話在他和狄德羅中間展開。他憎惡天才,因為作為天才音樂家的叔叔沒有給他任何財產。他對藝術有獨創見解:“真是父,它產生了善,便是子,從此出現了美,那就是圣靈”。但他的一套理論無人賞識。居然貧困到乞食的地步。他受到的教育是“好名聲比金腰帶更貴重”,而社會現實卻是“有好名聲的人都沒有金腰帶,反而有金腰帶的人都有好名聲”。畸型的社會使聰明的他成為寡廉鮮恥的利己主義者。他有聲有色向狄德羅歷數自己的所為。為了得到酬金,他引誘年輕姑娘與人私奔;冒充家庭提琴教師;訓練肺部發聲。他學會當面恭維、背轉身即辱罵的本領。狄德羅奇怪他為何會坦然暴露自己的卑鄙,他的觀點是:被人看作惡棍,是一件“得有高深造詣的藝術”的趣事。當問到他作惡是否會受到良心譴責時,他的回答是:“他們是流氓,卻有錢,我為什么不可以?”他為自己的“藝術”沾沾自喜,為自己的平庸苦惱。他認為該詛咒的是“有些人吃厭了一切東西,而其他人有緊迫的饑餓感卻沒有東西吃”的社會。他對當時社會眾生的刻畫和辛辣評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資產階級社會的心理特征。馬克思稱此書為“無與倫比的作品”,恩格斯譽之為“辯證法的杰作”。狄德羅在哲學、美學、戲劇理論和小說創作上頗多建樹。他主持并撰寫《百科全書》哲學、史學條目;建立了現實主義美學體系;著有《哲學思想錄》等論著。作家還創作了《修女》、《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文學作品?!独Φ闹秲骸?98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江天驥的中譯本。
上一篇:《抉擇——對現實存在的社會主義的批判》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拜月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