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滋金瑟,清風蕩玉琴。
空閨饒遠念,虛堂生夜陰。
茲夕一何哀,明月沒西林。
世人重時暮,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鳥翼,徑出玉山岑。
這首《清思詩》很能體現(xiàn)江淹的基本風格特征,比起其它四首《清思詩》來,這一首更多地通過寫景來抒情。
“白露滋金瑟,清風蕩玉琴”,清風、白露表明時間是在夜晚,金瑟、玉琴寫的是物,沒有正面寫人,卻表現(xiàn)了詩人夜中不寐、彈琴鼓瑟的形象。詩一開始就描繪了夜晚四周一片清幽靜謐的氛圍,為寫清思渲染了合適的氣氛。
“空閨饒遠念,虛堂生夜陰”,詩人此時此刻獨處空閨,思緒萬端。空蕩蕩的堂上籠罩著夜晚的陰影,一切都顯得冷冷清清、悄然無聲。然而詩人內(nèi)心并不平靜,環(huán)境的寂靜正襯托出內(nèi)心思緒的紛繁深邃。一個“饒”字,說明他想得很多,而“遠”字又表明他想得很深、很遠。詩人在想什么呢?
“茲夕一何哀,明月沒西林”,明月西沉,漸漸隱入西邊的樹林之中,眼前的夜景,引起了詩人無限的悲哀。可是這一切又為什么會引起詩人如此深沉的悲哀呢?“世人重時暮,道士情亦深”,這兩句承接上面兩句,說明了明月西沉使詩人哀情頓生的緣由。漸漸隱入樹林中的明月,使詩人感到光陰的流逝。時光忽忽,歲月不居,這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悲傷之情,何況時間雖然不停流逝卻永無窮盡,而人生短促、生命有限,這就更令人傷感。世人因時暮而傷心,作者更情系于此,內(nèi)心的哀傷、感慨更為深沉。
詩至此表現(xiàn)的仍然是一般傷時感暮的情緒,但詩人的思慮并沒有停留在這一點上,而是意猶未盡,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脫離了現(xiàn)實之景,翱翔于幻想的境界中,抒發(fā)了更悠遠的情思。“愿乘青鳥翼,徑出玉山岑”,詩人希望乘上神鳥之翼,直接飛入西王母所在的仙境。最后這兩句充滿浪漫色彩,游仙意味很濃。
詩由景語開端,為抒情烘托了氣氛,隨后由景語引出情語,觸景生情,情意悲哀。然而作者并沒有將這種悲哀之情發(fā)展到強烈的地步,而是寫起了游仙,企圖用游仙來擺脫悲哀之情,因而使整個詩歌的情緒顯得哀而不傷、深邃寧靜,雖有感情色彩但又不乏理性,與詩題的“清思”極為吻合。
此詩在寫景抒情方面同阮籍的《詠懷詩》第一首“夜中不能寐”有某種相似之處,兩者都通過寫景來抒情,時間都是月夜,詩人都于夜中彈琴,意境十分相象,但阮籍的憂傷之情郁結(jié)于胸,難以排遣,因而顯得格外沉重,江淹此詩的悲哀之情雖也深沉,卻因游仙而顯得有些空靈飄逸,情中有思,所思則是超塵脫俗的宗教出世思想,這就決定了此詩抒情時的特點是哀而不傷、情深意邃。
上一篇:《清思詩五首(其一)江淹》原文|賞析
下一篇:《猛虎行·陸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