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記》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軼事小說集。又稱《九朝野記》,祝允明撰, 四卷。今存版本有明刊本、同治十三年元和祝氏刻本、宣統三年時中書局排印本、 《申報館叢書續集》本,以下為一卷本:有《歷代小史》本、 《叢書集成初編》本、 《續說郛》本等。
所謂“九朝”,據本書李文楷序解釋,是“自有明開國,逮嘉靖之季”,而“野記”含義有二: “九朝往跡,史不具列者”,一也; “并及閭巷瑣屑事”,二也。二者均非正史, 故以“野記”作為書名。
本書刻于明季, “舛誤漶漫”,后經清同治間人李文楷校正后,方始成為可讀的筆記集。本書為作者“輒傳爰書”之作,“辭多不雅馴” (明毛文燁本書序),顯得比較粗糙。但正因其比較粗糙,接近原始資料,所以故事的真實性要強一些,往往為后世話本、擬話本之類所選用。如本書的唐賽兒故事,后被凌濛初改編成《何道士因術成奸,周經歷因奸破賊》 (《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一回),二書的得天書及起義經過的描寫大致相仿,唯有三點差別: (一) 《野記》中無何道士其人,而《初刻》卻把他寫成僅次于主角唐賽兒的重要人物; (二)《初刻》寫唐賽兒最終被周經歷以計殺死,而《野記》中的唐賽兒在被捕后:
將伏法,恬然不懼,裸而縛之,詣市臨刑,刃不能入。不得已,復下獄,三木被體,鐵鈕擊足,俄皆自解脫,竟遁去。
最后卻逃脫(參照史乘,相關史實如下:唐賽兒的副手并非何道士,而是董彥昇。董與唐之間,沒有提到進一步的關系;唐賽兒是被安遠侯柳升等幾經曲折才擊敗的。失敗以后,唐賽兒下落不明)。 (三) 《野史》篇幅短小,情節簡單,主要的起義過程僅幾筆帶過,其余的次要人物、次要過程都略而不提, 而《初刻》卻復雜得多。本書有個丁四官人的故事,其情節與《醒世恒言》第十六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相似。此外,如《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五回《徐茶酒乘鬧劫新人》; 《初刻拍案驚奇》第十二回《蔣震卿片言得婦》等故事,在《野記》中都看得到原始的雛形。
上一篇:《酒惡花愁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金烈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