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劇于十五女。
北朝民歌寫男兒的勇健,筆調(diào)多帶豪邁之氣,這首“新買五尺刀”,卻以柔情出之,顯得別具一格,耐人反復(fù)玩味。
首句突出“新買”。“器惟求新”,新的器物總是特別吸引人的,這柄新買的寶刀也不例外。“五尺刀”既非“尺八匕首”、“三尺劍”一類短兵,也不屬“丈八蛇矛”、“七尺大刀”一類長型,其修短合度適中,才便于懸觀。這個(gè)五尺刀的“五”字不僅與十五女的“五”字起拈連作用,而且刀長與少女身材也大體相當(dāng),故容易喚起人的聯(lián)想。
“不惜千金買寶刀”,買來之后首先就是觀看。這當(dāng)然并非單純的鑒賞,而是滿懷激情快意,通過看刀,作一番揮刀躍馬、揚(yáng)威邊陲的神往之想。‘水滸》描繪林沖買回寶刀,“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當(dāng)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委實(shí)是觀之惟嫌不足。而這里則把寶刀放在極為顯眼處。“懸”是讓它高掛,“著”是將它附著、固定,“中梁柱”是支撐廳堂正中的那根大梁主柱。這個(gè)位置很理想,不論在堂室行坐或從大門進(jìn)出,都抬頭可見,伸手可觸。這位壯士對他的寶刀,也和林沖一樣,真可謂是愛之成癖。
單是用眼賞鑒尚覺不夠味,更進(jìn)一步就要用手在刀身上來回反復(fù)地捫摩。“摩挲,猶末殺也,手上下之言也”(《釋名·釋姿容》)。“一日三摩挲”,表明這樣的動(dòng)作每天還要重復(fù)多次。撫摩表現(xiàn)一種“撫”愛,一種極其溫柔、沉酣、甜美的愛。這位“英雄無奈是多情”,他由對寶刀之愛,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對少女之愛。
《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以簪別發(fā))”,表明已經(jīng)成人,可以出嫁了。“碧玉破瓜時(shí),郎為情顛倒。”青春少女,荳蔻年華,其光鮮照人猶如寶刀,最能惹人迷戀。新買寶刀,長度合宜;絕代佳人,正當(dāng)妙齡。此處說“劇于十五女”,以二者相比,突出英雄愛刀更勝愛美人一籌之意,從而把對新買寶刀之愛推向頂點(diǎn)。小詩到此戛然而止,卻留給讀者以余味和遐想。
這首詩以比喻新穎、聯(lián)想奇特見長。另外,層遞性的高度夸張,相同詞語的前后拈連,也都為小詩添增了藝術(shù)光彩。字里行間透出的英雄氣盛,尤勝于兒女情長。王士禎《香祖樓筆記》評此詩云:“是快語,語有令人骨騰肉飛者,此類是也。”即指這種剛毅豪猛的北方民歌本色而言。
上一篇:《煌煌京洛行·戴暠》原文|賞析
下一篇:《瑯玡王歌·北朝樂府民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