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三打少林寺》
【本書體例】
樓云和著。36回,42萬5千字。浙江文藝出版社1986年4月版。
話說北宋治平年間,朝政腐敗、綱紀日廢。奸臣澹臺偉引狼入室,黑狼國為覬覦中華,在京都大擺黑狼擂臺,打死了呼延雄俊,這才引出了一位大英雄金臺。
金臺本與澹臺偉有仇,如今不顧充軍才歸,就毅然打擂,在文武百官五王八侯的保薦之下,終于在澹臺偉的眼皮底下,打死了擺擂的黑風,贏得個“天下拳王”的美名。受封御教師的金臺,無意之中得知東少林寺金、銀、銅、鐵四空和尚的罪行,又正好遇上金空韓莊收娶親的“規約”,而銀空要挪胎吃長生不老娃娃藥的婦人正是他的姐姐金姑,這下惹惱了英雄性,起了打少林寺之心。
初探少林,金臺寡不敵眾,不得已只好借天下第一功“倒掛紫金鐘”遁去。二闖少林,又被四空火攻羅漢堂、困在煙火之中,幸遇下山的兄長小蛋子僧金立和他的結拜兄弟所救。鐵空不服,拿出自己的平生絕技,在少林寺擺下金頂蓮花臺,激金臺等人打擂。金臺用“蜈蚣八段錦”打死鐵空。余下三空心中大懼,寫下書信欲騙得師父海藏、全真二高僧下山復仇。
這期間金臺廣結同道,先認識了白云庵五位姐妹,后又結識童俊和張云。那張云是海藏與全真之徒,在他的幫助下二位高僧得知真相,收徒金臺,助其大破惡人楊虎之梅花映水臺。并傳法旨,喻徒玉方與月亮禪師懲辦四空。不想法旨被金空換包,玉方與月亮聽信四空之言與金臺為敵,將少林寺化為煙火戰場,并逐了深明事理的錫空。金臺與眾英雄誓除惡僧,一打少林,斃了月亮禪師;二打少林,盜走御龍牌,救出被困的張云;三打少林,殺了銀空、銅空,使玉方明白了真相,最后在趕來的海藏禪師主持下,懲辦了金空,謝過了眾英雄。從此東少林不再是澹臺偉勾結外寇的據點,錫空升為住持,寺風重整,人心大快。
流傳于民間、孕育在評話藝人腹內而后才開諸于筆墨的“評話”藝術,自有其獨特的魅力,尤其是由于這是說書藝人的口語,所以語言的引人入勝,是絕對必要的。《金臺三打少林寺》雖說是經過整理加工的本子,可是語言風格是保留下來了,所以我們可以盡情領略評話的風光。
《金臺三打少林少》的語言,實在精彩,簡括起來,可以說是生動傳神、周到細致這八個字。可不是一般的生動傳神、周到細致。
且說這狀物繪人的生動傳神,竟能描繪得歷歷在目,如臨其境:例如說那個從小在虎洞里長大,滿身是毛,后被蛋子僧收為徒弟,一片天真,野性未馴的金臺,剛下山時不知進店吃飯,見店小二往里拉他,便以為是人家請他,來至店里,不會點菜,只會指著柜臺叫道:“拿大碗酒、大碗肉、大碗飯上來就是”;面對飯桌,他“一把把筷子抹在地上,伸出五抓金龍,一把抓了兩塊肥肉,往嘴里摜進,端起那酒碗,骨冬一聲,一飲而盡,片刻功夫,狼吞虎咽,二十塊大肉、五斤白干,四碗米飯一掃而光,嘴巴一擼,起身就走。”待到小二跟他要錢,他心想“師傅吩咐,不打招呼吃拿東西叫偷盜。我已跟你打過招呼,這不能算是偷盜了”于是撒腿就跑了。這是寫金臺的天真不省世事和魯直的野性。還有,描寫打斗場面,亦是如親眼見得,瞧“那張奇道聲:‘王八羔子,來得好!”左手八角蝴蝶金牌沖對方刀子一迎,當!宋中刀子飄開,人一晃,張奇手起刀落,嚓!宋中人頭落地。蓋四遇上鄭千,欲砍鄭千左肩;鄭千三節棍一揮,撂開蓋四樸刀,復手三節棍攔腰一掃,‘哎 !’蓋四一聲呼叫,仰天摜翻。鄭千踏步上前,兜頭夾腦一棍甩去,喀!蓋四腦殼進裂,頓時身亡!”好家伙,真是慘叫聲得聞、刀光劍影得見。這樣生動的描寫處處都有。
周到細致,亦是評話的要求。因為說話速度比看書的速度快,若是也象寫書那樣點到為止,如何能給臺下的聽眾以深刻印象?所以必須淋離漓盡致的發揮。而且鑒于聽眾的好奇心,許多地方必須說個清楚明白,尤其是地名人物,不可含糊帶過。例如金臺三打少林寺,這個少林寺不是河南嵩山的少林,可是評話藝人就必須把這個少林是哪個少林,為什么也叫少林,天下還有多少少林寺交待清楚。原來“當今天下共有四大少林寺:河南嵩山北少林、福建莆田南少林、四川峨嵋西少林,我們這安徽蛤蟆冊稱為東少林。這東少林與眾不同,它是皇帝家廟,御禪師是代皇出家的替修僧,官封二品都僧綱。”這下全清楚了。還有,每個人物的來龍去脈,社會關系都交待的清清楚楚,決無有神龍不見首尾那樣的人物。重要人物,出場都有亮相,這種亮相往往用詩歌一般的語言,細致地從頭到腳的形容一番,一般來說,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其好壞的評價都在其中了。例如金臺初一亮相,光描寫他的頭上所戴,就有詩曰:“戴一頂大綠綢英雄沖天翅,上有三排五彩球,前有拱手英雄結,鬢旁另有紅絨球。”寫他的長相,細致得如同工筆畫:“生就一張長圓臉,臉膛色如落日晚霞,兩道劍眉,濃黑入鬢,一對虎目,黑白分明,一字鼻,高隆直準;四方口,有角有棱。兩耳兜風,輪垂俱全。”絕對是個英雄人物。然而奸相澹臺偉亮相時,則把他的身份,個性全部勾勒出來,真是渾身福相,腦后奸梟。
不僅如此,本書的周到細致還包含了對書中一切涉及到的知識都加以明確解釋,例如,談到少林寺武約寺規時,就將那戒條一一宣來;談到紅雨山白云庵五姐妹用鏢時,就將那江湖上各路鏢形狀用途特色一一道來;談到皇帝龍顏大怒,一拍“鎮山河”,金殿上下,鴉雀無聲時,就將那不能擅拍的三埠半木頭——皇帝龍案上的“鎮山河”,衙門口中的“驚堂木”、說書藝人用的“醒木”和學館先生的“戒尺”全都介紹出來,以吸引聽眾。這樣,評話語言生動,內容引人,加上評話藝人傳神的表演,怎能不流傳千載呢。
上一篇:《金劍門》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金峰女杰》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