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鞭》
【本書體例】
馮驥才著。5萬9千字。發表于《小說家》1984年第3期。后收入廣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武林中篇小說選粹”《拳魂》。
這一年三月二十二日顯得格外熱鬧。娘娘“出尋散福”,天津衛的人也便都出來趕皇會,因此有錢有勢的人家便事先搭起看臺,以便盡興。展老爺的看臺就座落在估衣街口最得看的開闊地上。展老爺新娶的小老婆飛來鳳更是興高彩烈,準備足足地露個臉,因此,她給每一道會的賞賜都格外豐厚。不料,鶴齡會的鶴童剛剛演完,正要起行,忽見一個打扮不土不洋、不倫不類的人迎頭攔住去路,并無理地要求照剛才的樣兒,重演十八遍,賞賜均由飛來鳳支付。原來這人是估衣街上有名的混星子玻璃花,當飛來鳳在侯家后妓館里賣笑的時候,玻璃花也是她的相好。今天他是特地惡心飛來鳳的,所以別人怎么陪好話勸解也不行。正當雙方爭執不下之際,卻走上一個大“傻巴”勸玻璃花高抬貴手,哪想到玻璃花不識抬舉,上前動武扯傻巴的辮子,結果被那神出鬼沒的辮子打得暈頭轉向、鼻青臉腫。好端端地皇會也被攪得大亂而散。
玻璃花從此躲進了估衣街馮掌柜的瑞芝堂大藥鋪里,一邊養傷,一邊邀人找那傻巴復仇。不想,天津衛的所有混混頭兒,包括戴奎一、王砍天、柳邦子等人,竟沒有一個是傻巴的對手,即便是津門武林的祖師爺索天響索老爺親自出馬,也終于是嘴皮子功夫硬、手底下功夫軟,三招兩式便露出了馬腳,見了真章,結果還是不得不落荒而走。這樣一來傻巴便真正出了名,他腦后那根粗黑油亮、鬼使神差的大辮子也被人們傳為神鞭、奉為至寶。
過了幾個月,專門經營洋貨的廣來貨店掌柜楊殿起找到了一蹶不振、喪家犬般東游西蕩的玻璃花。原來這時有一個日本武士佐藤秀郎正在天津,聽說了神鞭的名號,很想會上一會,于是想請玻璃花打聽一下真實情況,并代為下戰表。結果,三日之后神鞭傻二便與佐藤在東門外娘娘宮前比武,大獲全勝,圍觀眾人也趁機與東洋武士打成一團,玻璃花自然飽捱一頓揍。神鞭也更美名四揚。
不久,傻二為傳自己祖上這神鞭絕技、也保護自己這“國寶”似的辮子,與賣字畫的金子仙的老閨女金菊花成了親。這時,天下鬧起了義和拳,打洋人。傻二在同鄉的勸說下也入了伙,卻不幸在一次戰斗中,被鬼子的洋槍子兒打斷了神鞭辮子。于是,驚恐之下,多方求藥,躲避將養年許方才復原。從此,傻二不象以前那樣充滿自信,只是靠教徒弟為生。尤其是后來到了民國,辮子勢在必剪,一個徒弟的辮子被幾個大兵強行剪去,而自己的神鞭在回來滋事的玻璃花的快槍之下也實在無能為力,傻二只好認栽。他也從此失蹤了。
若干年后,傻二練成了雙撇子神槍手,辮子也早剪了。回鄉把玻璃花鎮住之后,就去參加了北伐軍。神鞭變成了神槍手。
馮驥才不是專門從事武俠小說創作的作家,但是,他深得其中三昧。這樣一位運動員出身的人高馬大的文人,他本身就具備武俠的素質。
《神鞭》首先寫了傻二辮子神技的興衰史。作者的確曾經有意強化過神鞭之“神”。它不僅教訓了無賴玻璃花,擊敗了他所勾來的所有幫手,而且戳穿了紙老虎天津衛武林的祖師爺索老爺,大勝日本武士左藤秀郎。神鞭到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終有背時倒運的一天;先是洋人有了火器,辮子再神出鬼沒,也躲不過、抵不住飛蝗也似的洋槍子兒,在南門外辮子被打斷時的那種空空落落的感覺,實在讓傻二想起來頭皮發炸,脊背發涼。然后就是辮子又到了非剪不可的時候。本來,雖無威而辮子在,這或多或少也會給傻二一種精神上的慰藉,使他得以時常感覺到力量的無時不在。然而現在不行了,世道不但已經否定了辮子的威力,而且還進而否定了辮子的存在。這事實的殘酷,對于一個在祖先那里繼承來神鞭技藝、并且在幾年之中又靠這辮子揚威吐氣、極盡風光的人來說,不啻是一聲炸雷,使他殘存在腦海里的最后一點幻想與自信突然煙消云散。神鞭最終遭受了與老舍筆下的斷魂槍一樣的悲劇的命運。
但是,神鞭的真正神奇之處,卻并不在此。其實,神鞭的來路,早已經證明了那個具體形狀與意義下的“神鞭”之神,具有多么大的局限性。關鍵是作者在具象的神鞭之外,又為我們提供了那樣一條無所不在、又看不見摸不著的神鞭。這正如傻二自己所說;“你要知道我家祖宗怎么情況才創出這辮子功,就知道我把祖先的真能耐接過來了。……我把‘鞭’剪了,‘神’卻留著。這便是,不論怎么辦,也難不死我們;不論嘛新玩意兒,都能玩到家,決不尿給別人。”這一點,較之老舍的“斷魂槍”雖缺少了那種凝重苦澀的悲劇意味,但卻更能讓人看到生活的亮色,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傻二,是小說的主人公。他愚訥、厚道,但卻見義勇為,決不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看到混星兒玻璃花打橫攪會,他能挺身而出,不惜去摸老虎屁股,結果竟使自己破了父親的遺囑告誡,引來許多麻煩。他在民族大義面前,尤能負擔責任,仗義出手,始得張我國威,四方稱頌。但是,傻二并不是一個恃強凌弱的強暴之徒,即便是在輕取對方之后,他也是那樣極盡謙恭,決不飛揚跋扈。這世界上有好多事情讓他想不通、看不懂,然而,他卻能參悟一個最為深奧的生活哲理。也許正是因為他的私心雜念少,功利心弱,所以他才不為世俗拘泥,不為得失惑蠱吧?我們在傻二身上過多地咀嚼了誠實與正義。
與其他武俠小說不同,《神鞭》不渲染技藝,不雕琢情節,而只是在字里行間滲透著俠道,在娓娓的故事里貫穿著哲理。這較之那些以令人眼花繚亂的打斗為噱頭的武俠小說相比,不知要強過多少倍。
上一篇:《神雕俠侶》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福神小霹靂》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