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答李翊書》簡析
韓愈著。見《昌黎先生集》,收于《古代散文選》中冊。這是作者論述自己創作經驗的一封信。作者認為,作文須以立行為本,立言為表。“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只有在德行上先“養其根”,作艱苦的磨煉,才能在創作上有所成就,不應求速成,更不能惑于勢利。另外,作文要有獨創性,提倡“唯陳言之務去”,“取于心而注于手”,反對模擬他人。在說到養氣與寫作的關系時指出,“氣盛則言之長短與聲之高下者皆宜”,說明作者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修養必然會在文辭上表現出來。在自敘學文中的三個階段時說,第一步是確定讀書目標,“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再是在學習中辨偽存真,“有所取舍”,工夫深厚,文思即能涌出;最后是在文勢充暢之后仍然不斷嚴格要求,去雜求純,達到義辭精美的境界。行文旨明理暢,比喻生動,言辭懇切,是作者提倡古文運動時在理論建設上的代表作,也是研究韓愈文學思想的重要史料。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答李推官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明代·答茅鹿門知縣二》簡析